|
珍贵明代道士塔将被扶正。 |
|
身处险境的3号塔将整体迁移。 | |
倾斜的塔身外裹着由角钢固定的木板,塔身不同方向已用钢索固定。昨日上午,记者在位于邙山镇朱村的下清宫院内看到,古建筑维修保护人员正在对珍贵的“三官庙主(住)持羽士张清林”砖塔进行纠倾保护,另外两座砖塔也在进行同步维修保护。
珍贵砖塔年久失修
下清宫是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由道士张清林创立的,是我市现存的3处道观之一,亦名青牛观,或称三官庙,今年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下清宫现存3座珍贵的明代砖塔。说它们珍贵,一是塔体俊秀,造型优美,存世已近500年;二是高僧圆寂后建塔是佛家独有的规矩,下清宫偏偏有道士塔。位于下清宫东侧跨院内的砖塔建于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是“三官庙主(住)持羽士张清林”砖塔(管理人员叫其1号塔);位于下清宫大门外西南方斜坡上的砖塔为明代安国寺住持镜本执砖塔(管理人员称其为2号塔);被称为3号塔的明代砖塔位于下清宫南方的建华玻璃厂厂区内。
2007年,著名文物专家——河南省文物局原局长杨焕成和河南省古建所原所长张家泰寻访下清宫“三官庙主(住)持羽士张清林”砖塔时说,类似该塔规模的道士塔,全国只有3座,弥足珍贵,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由于年代久远,3座砖塔都存在着严重的塔身裂缝、墙体酥碱问题,最大的裂缝达4厘米;加上几十年来附近村民长期的农业灌溉和取土,1号塔的塔基已高出地面一两米,8.8米高的塔身逐渐向西北方向倾斜了5度,顶部向西北方向偏移了0.78米,成了一座实实在在的“斜塔”,下清宫工作人员现在用3根泡桐树干临时支撑着。
斥资百万维修保护
为了尽快维修保护珍贵的明代砖塔,我市投资117万元,委托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设计研究中心设计,委托持有国家文物局颁发的“文物保护一级施工资质”的河南省龙源古建园林技术开发公司对3座明代砖塔进行全面维修保护。
现场的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工作人员说,为了给1号塔纠正倾斜,施工人员先在塔身周身裹上一层专用泡沫,在泡沫外再裹上木板,最后用角钢环绕固定,这样塔身就成为实实在在的一体。为了防止施工过程中塔身倾斜,施工人员还用钢索从不同方向对塔体进行牵引固定。
下一步,施工人员将实施塔基分面开挖,在基础条石中植入钢筋,加固后浇筑钢筋混凝土圈梁,使塔身基础稳定。然后,施工人员将在塔体的西边挖一深坑,在深坑内用千斤顶将混凝土箱梁塔强行“植入”塔基础之下,随后用特殊的材料将箱梁和砖塔基础“连成”一体。最后的工艺就是纠倾,在塔体四周(箱梁)固定支承体系,用千斤顶慢慢扶正塔体。
位于建华玻璃厂内的3号砖塔位于一陡崖边缘,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和人为破坏,塔体出现严重坍塌和多处裂缝。为了更好地保护该塔,维修保护方案是将其整体迁移至下清宫大门外东南方向。目前,施工人员正在砌筑基座,届时该塔将被切为4段移至新址,然后恢复原貌。
2号砖塔的维修保护工程相对就简单多了,挖补塔体表面分化、酥碱条砖,用小铲或凿子将酥碱部分剔除干净,用砍磨加工后的砖块按原位镶嵌,用灰浆粘贴牢固;用灰浆灌实裂缝,用灰浆重砌松动塔檐及塔体塌落部分。
据介绍,下清宫道士塔维修保护工程将在11月全面完工,施工人员还将在3座砖塔周边增设青石防护围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