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02版:教育周刊·热本期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八问高中新课改(下)
学子之礼叩问师生关系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8 年 9 月 8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八问高中新课改(下)
文/本报记者 郑凤玲 实习生 刘萌萌 周 萌 张 越
(资料图片)

  八问各科教材有何具体变化?

  关键词:有趣、鲜活

  语文:成为一门育人的学科

  新教材贴近生活,更加生动鲜活。如知本家、做秀、闪客……这些流行词语出现在新版语文第一册课本中。

  洛一高有着14年教学经验的杨朝阳老师说,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理念影响最大,把语文真正看成一门育人的学科是新课改提出的更高要求。

  过去的语文教学,过于强调文学对人灵魂的作用,从而弱化了科学小品文、论说文、应用文等对人的灵魂的构建作用。

  杨老师说,新课改后,语文的育人功能进一步凸显,在教学上的具体体现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文字的理解能力。

  杨老师说,语文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审美教育、精神教育。它的育人功能和教学功能是不可分割的。没有育人功能的教育是不存在的,语文教学对人的灵魂的影响更加不可忽视。

  数学:难度降低,内容高科技化

  市三中高级教师金义权总结了数学新课改后的特点——

  ①内容高科技化

  新课改后,数学在内容上有所增加,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知识的传授,还增加了现代计数、图形计算机、框图的表示和算法等,内容更加高科技化。

  ②知识更加实用

  新课改后的课本与生活紧密联系,要求学生不仅要懂,还要会运用,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碰到的问题,例如股票的分析等。

  ③难度降低、习题量减少

  课本必修部分比以前难度有所降低,习题量也相应减少。选修的难度有所提高,技巧性加强,更注重过程与方法,对学生归纳、自学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要求增强。

  英语:听、说、读、写不再分家

  “多听、多写、多练,真正让学生开口说英语是英语新课改的教学目的。”洛阳东方高中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周敏子老师说。

  ①听、说、读、写同时进行

  在老教材中,听、说、读、写是4个模块,各自分开进行,在新教材中,听、说、读、写不再单独进行。如在听力练习里,一改以往单纯的听,转为听前先让学生了解背景知识、有关单词;听的过程中与学生互动,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开口说;听后让学生进行习题练习,并让学生用英语进行回答,切实做到听、说、读、写同时进行。

  ②加入交际英语

  交际英语作为新的知识类型出现在新英语课本中,这也是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改变“哑巴英语”现状来决定的。

  ③ 教材选材接近生活

  新的英语课本中,课文的选材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如必修教材(英语Ⅰ)的第一单元标题就是lifestyle(生活方式)。单元中选取课文一个是讲早睡晚起的生活方式,一个是讲工作狂式的生活方式,这在生活中都是常见的,所以学生在学习时,可以在里面找到自己身边人的影子,更利于学生理解课文。

  ④单词更时尚

  单词的变化不太突出,词汇量没有太大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更fashion(时尚)、更modern(现代)的单词出现在课本中。

  政治:更生活化、更趣味化

  洛一高政治高级教师曹明瑛对政治新课改后的变化做了如下分析──

  ①教材编排思路的变化

  以往的教科书以学科概念为主导,现在的教科书以学生思维为主导。如关于经济生活一章:在现实生活中要掏钱买东西,所以就从钱开始讲货币,由货币延伸到生活中多变的价格、多彩的消费,又因为消费来自生产,所以就进一步讲生产。

  ②课本布局上:整页的文字布局已经在新课改后的教材中寻觅不到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课文中穿插了漫画、照片、小故事,教材变得不再枯燥无味。

  ③教学内容的变化

  知识更多贴近于生活,融入教材中。如:社会公平、十七大、科学发展观等问题。

  历史:与社会进步联系更密切

  洛一高历史老师王国静说,新课改在历史课程中的反映是:与社会进步联系更密切。

  ①增加了与社会进步联系的课程内容

  必修《历史Ⅰ》增加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在必修《历史Ⅱ》中,增加了国有企业改革、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在必修《历史Ⅲ》中,增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互联网与信息化社会等内容,使课本更具时代气息。

  ②更注重面向世界,把握宏观

  新高中历史课程不但弥补了现行高中历史课程没有世界古代史的缺陷,而且使世界史的总量上升到全课程总量的40%,这必将有利于学生从世界文明发展的角度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对历史的宏观认识。

  ③增强了和学生经验的联系

  如在必修课本中增加了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 、互联网与信息化社会等专题,让学生通过历史的变化来感悟社会进步,感悟历史发展。

  地理:难度降低,更加实用

  市中小学教研室地理教研员张金萍老师分析了地理新课改后的变化——

  ①课本难度降低

  新课改把以往选修的容易操作的内容增加到必修课本中,而原来必修课本中的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单独提炼出来,变成选修的内容,这等于把难度降低了。

  ②取消了对重点内容的总结

  在旧教材中,每节的重点都会以蓝色圆点作为标记,而在新教材中,则需要学生自己去归纳和总结。

  这个改变无疑是一个大胆而冒险的尝试,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的阅读和归纳能力。

  ③增加了课本中的案例

  新教材更加注重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更加直观、生动。例如:通过学习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要求学生解释北极极昼时间与南极极昼时间的长短对比。这对于学生巩固知识,加强应用能力有很大帮助。

  物理:科学技术知识比重增加

  市中小学教研室物理中心组成员、市第46中物理老师、全国高级教师郭从宝分析了物理的变化──

  ①这次新课改将物理课本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并且分人文、理论和科技三大系列,充分给学生以自主选择的机会。

  ②科学技术知识比重增加。新课本弱化了概念和定理性质的内容,增加了科学技术所占的比例,使学生能够及早接触和体会社会对于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

  化学:必修、定向必修、选修分工明确

  市三中副校长翟学智认为,化学教材的变动是化学新课改呈现的最明显的特点。教材由原来的3册变成现在的8个模块。依次是:化学一、化学二、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

  在8个模块中,必修、定向必修、选修分工是相当明确的。其中化学一、化学二是文理生都要必修的。化学与技术不做要求,学生可根据喜好进行选修。而文科生的定向必修是化学与生活,理科生的定向必修是化学反应原理。同时,理科生又额外增加了选修模块,即在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三个模块中任选两个进行学习。

  经过改革后,教学活动将更加灵活多样,这些课程模块将经验知识传授和生产生活、现代科技有机结合起来,从重结论向重过程转变。

  生物:分值增加 课时增加

  洛阳外国语学校有24年教学经验的高级教师朱珍珠介绍,新课改后,生物与物理、化学分值比重相同,这就改变了以往人们重视物理、化学,轻视生物的现象。由此,也引出了生物课改后的新变化——

  ①分值增加

  在以往的高考中,物理占112分,化学108分,生物70分,这是根据各科在高中教学中课时的不同,精确算出的比值。新课改后,生物必修课的分值和物理、化学一致。所以,同学们应该想办法把“三碗水端平”。

  ②课时增加

  由于生物的分值增加,所以相对应的课时量也应该增加。因此,高一将增设生物课。在过去的教学中,高中开设生物课都是从高二开始,课改后,从新生入学后就将接触生物课程,这就需要初升高的学生,心理上有所准备。

  ③教材特点有变

  课改后,生物教材更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课本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理论应用到生活中。如在“酶的作用特性”一节,从加酶洗衣粉为切入点,让同学们通过实践得出酶的一些特性。

  朱老师说,新课改力求使以前死气沉沉的生物课,重新“活”过来。                             (全文完)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