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堂上老师循循善诱。 |
|
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讨论。 | |
编者按
《公开课》即日起和大家见面了!它将在第一时间里,把精彩的课堂“原汁原味”地呈现给你。如果你认为自己的课或其他老师的课上得精彩,学生反响良好,那就来这里秀秀吧。不限科目,不限年级,更不限资历,只需提前告知要上的公开课内容、时间。怎么样?赶紧发短信给13663880419联系我们吧。
初一年级一堂精彩的语文课,老师引领着学生——
时间:10月23日8:10~9:00
地点:市55中初一(3)班
授课教师:语文教师李巧梅
听课感受:授课方式灵活,教师启发性好,学生参与性强,创造性思维得到锻炼。
上课铃声响过,走向讲台的不是李老师,而是一位女同学。她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歧路亡羊”,然后给大家讲解这个成语的含义:“话说春秋时期的杨子……”
这缘于李老师的规定:每节语文课的第一件事是由一名学生给全班同学“讲成语”,学生轮流完成。
记者插话:每节课讲解一则成语,长此以往,积少成多,学生定会获益不浅。
“学过了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和梁衡的《夏感》,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何其芳的《秋天》。先请同学们展示一下你们收集的关于‘秋’的诗句。”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这是刘彻的《秋风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是杜甫的《登高》。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杜牧的《山行》……
记者插话:课前预习,李老师让每个学生收集关于“秋”的诗句,其用意深远。
“下面我们来过生字生词关。”李老师说。
两个同学站在黑板前默写生字生词,提问者不是老师,而是坐在下面的学生。当他们写完之后,由其他学生上去纠错。
记者插话:主考是学生,被考者也是学生,纠错者还是学生,他们丝毫不留面子,批得很严厉,改得很细致。老师很“省事”,学生却得到了锻炼。
“谁来给我讲讲本文作者何其芳的情况?”李老师又把问题“抛”给了学生。
“何其芳原名何永芳,1912年生,诗人、文艺评论家;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著名作品有《预言》、《画梦录》、《星火集》……”
“他最有名的诗歌是《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记者插话:从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可以看出,他们在课下做足了功夫。据了解,该校学生通过查资料、上网等方式进行课前预习,已经成了习惯。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秋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田栖息在农家里。”
…………
“大家说说,通过朗诵诗歌,你们有什么感受?”李老师问。
“我觉得很美,有江,有船,有溪水,有渔民,有牧羊女……”
“我觉得有点乱,好像找不到押韵点。”
“是的,这就是新体诗歌与旧体诗歌的区别,新体诗不像旧体诗那样严格地押韵……”李老师回答。
“可是,我不知道诗人最想表达的是什么?”
“是吗?那就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给3个诗节各起个小标题,看看诗人想表达什么。”李老师又抛出了问题。
听到老师让分组讨论,学生们“刷”地把脑袋聚在了一起,唧唧喳喳地开始讨论。
“我们给第一诗节起的标题叫硕果稻香图,第二诗节叫秋江嬉戏图,第三诗节叫少女梦秋图……”
记者插话:李老师善于在讲课中针对学生的疑问,及时补充知识点——比如新体诗和旧体诗的区别。
而听了学生给3个诗节起的名字,不由得让人感叹:十几岁的孩子会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对诗歌的理解如此到位。看来,老师只要引导到位,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
李老师说:“同学们总结得都很好,我认为,这15句诗歌句句都是一幅画。找找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为什么吧。”
“我喜欢第一句,因为……”
“我喜欢第二句,因为……”
记者插话:“句句都是一幅画”,李老师一句看似平常的话,却让学生们的思路豁然开朗。
“何其芳最有名的诗歌《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希望大家回去欣赏一下,现在请一个同学给大家朗诵一遍……”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一个女生声情并茂的朗诵让大家几乎没有听到下课铃声。
记者插话:学了一首诗,又引出诗人的另一首诗,并让学生现场朗诵,相信每个学生都会有兴趣,在课下阅读这首《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