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
贾意志老师正在上课。 |
|
②
两种类型的消费之间的关系 | |
时间:2008年10月29日
地点:洛阳理工学院附中高三(5)班
授课内容:《经济常识》第七课第二节——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授课人:贾意志
听课感受:知识框架明晰,脉络清楚,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课本内容与社会现实联系密切,把原本理论化的东西讲得活灵活现。虽然讲课内容量较大,但是借助于精心设置的课件,让学生学得轻松、把握到位。
内行人都知道,高三的课难讲,因为要讲授的内容不新,但是讲课的形式和角度要新,教师必须要在把握整体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把零碎、繁多的知识点重新组合,用一根主线穿起来,站在应考的高度教授给学生,不仅让学生能听懂,更要会熟练运用到解题中。
所以,当我坐在高三政治课堂上,心里不由得嘀咕,一向比较枯燥的政治课,贾老师能把它讲得精彩吗?
只见贾老师(图①)不慌不忙地把电脑课件打开——一个大括号套中括号、中括号套小括号的知识框架图展现在幻灯幕布上,从国民收入的分配到积累、消费,再到公共消费、个人消费,再到家庭消费的含义、类型、影响因素,它们之间的关系,让人一目了然。贾老师就按照这个框架图,逐层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并提问了3名学生,让他们把重点知识进行复述。经过几分钟的简单回顾,不仅学生们表示思路理清了,连我这个外行也对整个知识体系及层次有所了解了。
复习过后,贾老师用幻灯片把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展示给大家:①家庭消费的内容及影响家庭消费水平的因素。②生产与消费的关系。③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④消费者享有哪些合法权益及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必要性和途径。⑤消费者权利与市场交易原则的一致性。
在讲授这5个重点和难点问题时,贾老师又提到一个考生经常会陷入的误区——将物质生活消费误认为是生存资料消费;将精神文化生活消费误认为是发展资料消费;将劳务消费误认为是享受资料消费。
那么,如何避免这些误区呢?
贾老师又给出了一个非常好看的图(图),看到这个图,我和学生们一同发出赞叹:太清楚了——几个“消费”之间的关系,用不同颜色清晰地勾勒出来,真是煞费苦心啊。
接着,贾老师又明确提出:“根据我对近12年高考题的研究,第七课出题大部分都是第二节的内容,而第二节的考点中出题最多的是‘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请大家一定给予足够的重视,一定要把书本上的内容背会弄懂,达到灵活运用。”然后,他大约用8分钟时间把这个知识点加以讲解、巩固。
政治课往往要与时事政治相联系,可贾老师给出的时政材料还是让我小小地吃了一惊。
①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之一“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高,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②近期央行两次下调利率,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③中共十七大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等观点。
其中,时效性最强的是“胡锦涛主席在第七届亚欧会议上的讲话(摘录)”。第七届亚欧会议过去仅一周时间,贾老师就能从中摘录出相关内容并编出习题,眼光多么敏锐!
最后,贾老师提到了“三鹿奶粉”事件,他让学生分析商家侵犯了消费者哪些权利,消费者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途径有哪些,由此引导学生分析国家制定《食品安全法》有何经济意义。这些现象,和身边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到一点都不陌生。
下课铃声响了,我顺手拿过一名女学生的课本翻看,这节课竟然贯穿了课本中共17页的内容,可学生们并没有“消化不良”的感觉。看来,“老师下书海,学生驾轻舟”这句话真的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