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一条条“鬼短信”,给接收者带来了很多烦恼,律师认定,随意转发不良短信不仅严重背离公德而且是一种侵犯他人身心健康和财产权利的违法行为。(本报10月31日4版报道)。
作为一种便捷且便宜的交流方式,当初手机短信刚出现时,的确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如今,原本以亲友间互通信息、内容丰富健康的短信,变成了不法分子“生财”的门道,“姓名解析”、“运势”、“生日密码”、“同生缘”等短信宣扬伪科学,不利于社会文明和谐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另外,一些短信还涉嫌采用强制性捆绑消费、引诱订制、短信陷阱等违规手段不当得利,侵害消费者知情权与选择权。
中消协已经多次站出来提示消费者,要对手机短信提高警惕,谨慎对待,不要轻信短信内容,避免遭受损失。
手机短信信几何,信任危机将影响短信业的发展。有关部门应尽快完善相关的法规,形成监管和整治的长效机制;短信运营商要以企业形象为重,着眼长远发展,坚决远离不良短信;通信运营商要行动起来,扩大封杀范围,由“坐等用户举报再封杀”变为“主动发现并封杀”,这样才能更有效地维护用户利益和自身的长远利益。如此“合力”方能保证短信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