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从国家恢复高考制度的那一刻起,一个国家的光明前途在一夜之间被重新点亮。30年来,教育的变迁承载着太多有志青年命运的转变,女性也是其中的受益者。她们当中通过高考改变人生命运的不计其数。对比今昔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我们会看到——
“改革开放30年,办学条件大改变,危房校舍变楼房,现代媒体课堂显。改革开放30年,教师待遇大转变,月薪几十到过千,医疗保障尽开颜。”这是一位老教师用诗歌的形式,表达30年来我国教育发展的可喜变化与成果。
从1977年党中央决定恢复中断12年的全国高考,天之骄子开始让人羡慕,到如今高校扩招,大批大批的大学毕业生走入各行各业以及国家出台助学政策、义务教育免费政策……我们看到,每一项教育政策的出台,每一次教育改革的实施,都与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命运息息相关,都是中国教育在这30年中留下的历史脚印。
30年,时代变化万千,不变的,是大学校园留给大学生们最美好的记忆。从前的她们,现在的我们,一起看看象牙塔里的女大学生的感悟吧。
改革的春风把我吹出了山沟
讲述人:王建平,61岁,大学教授
参加高考时间:1978年
(资料图片)
简述:临近高中毕业时,文革开始了,高考中断了。于是,她下乡当了中学老师。12年后,她与自己班里的学生一起参加高考,传奇般地走进郑州大学化学系本科班的教室。
1977年恢复高考,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声。从这一刻开始,中国教育步入了改革与发展的新征程。
当年我30岁,已经在一个叫宫前公社的穷山沟沟里当了快12年的中学老师,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班里的高三学生有了参加高考的机会,而我却因为孩子太小,错过了恢复高考后的首次考试。
直到1978年暑期,在高考复习资料严重缺乏的情况下,我经过短暂的复习,与自己的学生一起坐着拖拉机进城走进考场。
喜报传来,县乡各级组织通过有线广播热烈祝贺我考上了大学。然而,除了丈夫,家里的其他成员一概反对我上大学;又因迟迟未见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我也就打消了上大学的念头。
某日,山沟沟里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竟是郑州大学的老师亲自动员我去上学。我把大女儿寄养在婆婆家,把小儿子寄养在娘家,在丈夫的支持下,于1978年10月走进了大学校园。
我所在的78级4班一共有30多个学生,最大的31岁,最小的16岁。同期上大学的,还有父子同班、姊妹几个同读的。当时能考上大学的人不外乎三类:一类是上过高中,基础扎实的;一类是家长从事教育工作的;一类是出身工人家庭的。而我因为从事高中教学,具有一定优势。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师生关系、同学感情都非常真诚、融洽。
在8人间的集体宿舍里,大龄学生常帮助低龄同学拆洗缝补被褥;在班里,因为当时大部分教科书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教材严重缺失,我们几个大龄学生便帮助老师刻印讲义。
还好,学校图书馆馆藏基本能满足我们学习之需,还有各种期刊、报纸供我们阅读和获取信息。我们的化学实验室在文革期间也未遭到严重破坏。我们对学习环境基本满意,因为我们看到了欣欣向荣的前景。
当时全国物资匮乏,我们的大学生活相当艰苦。而我又有特殊原因:丈夫一个人挣工资,要抚养两个孩子还要供我上大学。所以,除了我偶尔为老师帮忙,老师支付我一些生活补助外,我的一日三餐经常是一个馒头就一碗稀饭。
至于业余生活,虽不能说丰富,但已经让我们很满足了。我们热衷体育锻炼、文娱表演,爱看露天电影,听有线广播。
尽管大学生活如此艰辛,如今回忆起来,大学生活仍让我感觉很美。
记者的话:高考恢复了,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这一代青年命运的大门幸运地被打开了。王建平的人生经历恰恰见证了这个时代的变迁,她也是接受大学教育的老一辈女性中的佼佼者。
上大学,是一件神圣又了不起的事
讲述人:姚智清,43岁,大学副教授
参加高考时间:1982年
(资料图片)
简述:改革开放5年后,教育环境已发生了改变,高考成为一种风尚,但仍存在弊端。高考前的预选便击碎了很多人的大学梦。所以,一旦一个家庭或一个村庄考上一个大学生那是相当受重视,甚至还会引起轰动。
当时有句俗语: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数理化在那个年代相当受重视,而文科相对冷门。我们那一届也只有一个文科班,便是我所学的中文专业。
当年,没有考上大学的同龄人,会参加招工考试,如果没有工作,就成为“待业青年”。我们认为,“待业青年”这个称呼很难听,就为这也要努力考大学。
当时的大学没有通讯设备,获得信息的途径很少。因此,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匮乏、相对封闭但很纯净的校园内。当时与亲戚朋友联系也全靠书信。同学聚会,只能提前计算好收发信件的日期,然后按约定的时间,在约定的地点等候。
我们的住宿、饮食条件比较差,吃饭通常要排很长的队,临到跟前可能饭菜已经被抢光。而学校附近也没有餐馆,连卖食品和生活用品的商店也很少。1985年,学校商店里有了方便面,但对于当时的学生来讲,买一包5毛钱的方便面简直太奢侈。
然而,大学生活还是多姿多彩的,我们几个文学青年也会时常相聚讨论文学问题,还会相约出游,逢场必看露天电影。
无论怎样,上大学,对我们来讲确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直至今日,那个纯洁的象牙塔里仍然有我们最美好的记忆。
记者的话:教育发展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由于教育资源有限,教育公平在当时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通过姚智清的大学生活,能真切地感受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女性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的甘与苦。
如愿上大学,很美很憧憬
讲述人:张佩佩、尚培娜、徐云婷,洛阳理工学院学生
参加高考时间:2008年7月
(左起:尚培娜、徐云婷、张佩佩) 冯莹雅 摄
简述:她们都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她们都没有不参加高考的理由,也如愿考取了大学。优美的大学校园,现代化的教学和住宿条件,让她们感觉上大学很美。
我们3个人分别来自驻马店、郑州新密、开封,是洛阳理工学院大一新生。
我们学校的校园很美,教学楼和图书馆的建筑很现代,教学设施很先进,老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我们还可以给老师发E-mail交作业。图书馆藏书丰富,还有电子阅览室,完全可以满足我们获得信息的需求。
身在外地的我们并不会感到孤单,发达的网络和通讯,让我们能与远在家乡以及全国各地的同学随时保持联系。我们还可以与同学网上QQ聊天,也可以发手机短信。有了这些便捷的通讯方式,我们很少或几乎不再动笔写信。
我们的课余生活多姿多彩,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既丰富了课余生活,又能锻炼社交能力,还能扩展视野。平时,我们可以遨游浩瀚的网络世界,我们人手一部手机、MP4,网络和电子产品已经大大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我们住着现代化的学生公寓,不再是简陋的高低床,而是电脑桌、书橱、衣柜、床位为一体的独立的私人空间。学生公寓管理规范,电灯、台灯、电话机、电扇、暖气应有尽有,还有独立的卫生间,方便而卫生。
记者的话:如今大学的硬件、软件都跃升了一个新台阶,相比过去,现在的大学生很幸福。她们也在很努力地学习,因为她们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所以必须一专多能,全面发展。她们,代表着新时代的女性,在接受现代教育的同时,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