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02版:教育周刊·热本期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难以启齿 难以回避
用爱 让孩子远离犯罪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08 年 11 月 24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用爱 让孩子远离犯罪
文图/本报记者 郑凤玲 实习生 刘萌萌
  (上接1版)  

  声音二:社会的影响

  近墨者黑。谢晓阳认为,家庭、社交人群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孟母三迁”的故事是有道理的。

  声音三:家庭的影响

  韩蜀说,很多孩子的不良行为是从家长那里模仿来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度满足,久而久之,孩子在得不到满足时,就会施以拳脚,或者去偷、去抢。

  麻卫芳则认为,孩子在家里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他就会到外面追求温暖,和其他流浪孩子“抱团儿”,这是青少年犯罪最主要的家庭因素。

  声音四:学校的影响

  李俊霞说,学校的思想品德课应该“落地”,要对孩子有实质性帮助。高年级同学收低年级同学的“保护费”,低年级同学即使告诉了老师,老师也只能把高年级同学训斥一顿。这种教育方式治标不治本,一旦脱离老师的监管,学生很可能走上犯罪道路。

  赶走心魔,不再暴力

  “现在的孩子严重缺失的是对生命的思考,他们觉得生命没有意义,心灵极度空虚。”张环建认为,青少年犯罪,一般有3种心理疾病:变态人格、自暴自弃、性格粗暴冲动。

  针对这些有心理疾病的孩子,一定要鼓励他,把他的闪光点挖掘出来。张环建曾经在工读学校做过“我的理想”的调查,让他感动的是,许多问题孩子都有理想,他们的心就像一个刺球,把刺剥去后,里面同样美丽。

  那么,如何把问题孩子这层“刺”给剥去?张环建建议他们读人物传记。因为一部人物传记就是一部奋斗史。孩子阅读这种书多了,就会强化他的正面意识。

  张环建提醒大家,一定要把握孩子成长的几个关键期:

  ①6岁之前是孩子基本道德框架形成阶段。同情心的树立对孩子尤为重要,现在青少年犯罪作案手段残忍,就是因为同情心的缺失。

  ②小学三四年级是孩子的第二个关键期。他会自觉拿自己的行为和别人比、和社会规则比。这时候,是给他们灌输道德理念、社会责任感的最佳时期。

  ③初一是第三个关键期。上初中后,孩子脑子里原有的东西开始崩溃,他会有一些新的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他的内心是很混乱的,这就需要长辈给他树立人生的奋斗目标。

  父母要智慧地爱孩子

  张环建发现,犯罪的青少年大多是权威型、溺爱型、放纵型、忽视型家庭里的孩子。

  张环建说,0岁~3岁时,如果母爱缺失,孩子长大以后的问题就特别多,甚至会有暴力倾向。3岁~6岁时,父亲的榜样角色很重要,如果父亲给孩子的是负面榜样,那孩子性格中很容易埋下这种因素。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容易对老师形成依赖,所以老师的关爱非常重要。到了小学高年级,朋友之间的友谊对他很重要。

  韩蜀认为,父母要学会智慧地爱孩子、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错,也要给孩子拥抱,让孩子觉得家是最安全的地方。

  青少年犯罪,重在矫正

  “如果一个孩子掉进了泥潭,我们不仅要把他拉出来,还要做一个标牌,防止其他人再掉进去。”谢晓阳认为,执法部门要学会人性化办案。青少年犯罪后,不能单纯地把他推向监狱,而要把他从陷阱里拉回来。

  几位嘉宾一致认为,预防青少年犯罪,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责任。希望各方联起手来,让暴力真正远离花季少年。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