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21版:经典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邙山之上好风光
汤陵巍巍话沧桑
洛鲤伊鲂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8 年 12 月 2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洛阳地名探源
邙山之上好风光
汤陵巍巍话沧桑
记者 陈运团 文/图
商汤陵
  今日地名:蔺窑

  地方状况:蔺窑是偃师市山化乡的一个行政村,地处偃师城区东北约6公里的邙山上。在该村极目南望,中岳崔巍,伊洛如带,风景如画。该村西临关窑,东接新明,南为王窑、东屯,北为牙庄、马洼,史上有洛阳通往北京的老官道横贯村境。该村目前拥有人口1520人,以种植、养殖为主业,经过近些年的建设,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教育、娱乐等各项公共设施齐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村名由来:该村历史悠久,唐宋时期曾名曰“土中”,随后又称“梅窑”,清朝同治年间,随着蔺姓人在该村越来越多,遂改为“蔺窑”,沿用至今。

  蔺窑古名叫土中

  在偃师的山化、邙岭一带,许多地方的名称中都带着个“窑”字。这种称谓缘于旧时人们的居住生活习惯:邙山黄土深厚,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人们大多选择一处朝阳的山岭,下辟为崖,再挖窑洞而居,既节省金钱物料,又冬暖夏凉。某个地方挖的窑多了,居住的人多了,于是便以人口最多的姓氏来命名,如“王窑”、“李窑”、“关窑”等。现在我们说到的蔺窑,村名也属于这种情况。

  日前,在偃师市古都学会理事孔令轩的引领下,记者来到蔺窑村。该村的党支部书记蔺遂虎和退休教师刘炎庆非常热情,领着我们岭上岭下四处奔走,介绍这里的风土人情。这两位老先生说起村中的陈年往事,如数家珍。

  实际上,他们村原来并不叫“蔺窑”,村名曾经屡屡更改。他们村的田地里过去古墓众多,一个墓冢挨着一个。几十年前的一天深夜,一个不太起眼的古墓被贼盗掘,村民们次日获悉情况跑去看热闹,发现墓室里仅留下一方墓志,其他的随葬品荡然无存。刘炎庆老师至今清晰地记得,这方墓志的刻制时间为唐朝开元年间,上面还特别注明这座坟墓位于“土中村”。

  未过多久,村中的另一座古墓也被盗掘,留下了一方青石墓志。墓志上面记载,此墓的主人叫“李大翁”,卒于北宋徽宗宣和三年,即公元1121年,墓的确切位置也在“土中村”。

  从这两方墓志的记载来分析,现在蔺窑这个村庄,在唐宋时期的名称一直为“土中”。

  再往后发展,明朝时土中村更名为“梅窑”。这一说法在当地的许多碑刻中均可得到证实,比如在该村村口,过去就曾立着一通早年的路碑,上面刻着大大的“梅窑”二字。村名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大批梅姓人在元末明初迁居到了这里。

  明朝初年,一批蔺姓人也来到了这里。据传,他们是战国时期“完璧归赵”故事的主人公——赵国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蔺相如的后裔,从山西长子县迁到偃师后,先在山化寺沟生活,历五六代,其中一支又迁到梅窑村定居下来。到了清朝咸丰、同治年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梅窑村的梅氏族人纷纷外迁他乡,而蔺姓人家则固守在这里艰难度日,随着子孙繁衍增多,渐渐成为村里主要人口。于是,梅窑村又更名为蔺窑村。

  地灵人杰青史传

  明清时期,蔺氏族人在邙山之上半耕半读,勤俭持家,培养出众多人才。其中,蔺完植、蔺挺达最为著名,他们的故事至今仍让偃师一带的百姓津津乐道。

  蔺完植,字无翳,号六一,父亲蔺芑曾以“孝义”闻名乡里。蔺完植从小刻苦攻读,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考中进士,历任南京都察院经历、户部郎中、湖广衡州知府等官职。他清正廉洁、执法如山,每到一个地方,兴利除弊,倍受好评。

  史料记载,蔺完植当武清知县时,上任伊始就走访调查,了解民情。他发现当地百姓除了要缴纳正常的赋税,还要承担“圣母香火银”,更严重的是,一个名叫邢洪的宦官长期把持着县政,肆意榨取民财,额外又征收“牧马名色银”,使得百姓难以忍受、苦不堪言。这个邢洪常常以缉捕“叛逆”的名义,对官吏、百姓进行迫害,武清以往的县官为了避免引火烧身,都对他的摊派照办不误。

  刚直不阿的蔺完植查实了这一情况,不顾个人前途,将县内各种苛捐杂税全部勾掉。邢洪一见来了个“刺头”,大为恼怒,就压迫别的官吏继续征收,同时罗织罪名,准备对蔺完植进行陷害。危急关头,蔺完植提前上折,将邢洪的种种罪恶事实奏报朝廷,紧接着又逮捕邢洪,责以杖刑。等到邢洪的党羽将诬陷蔺完植的材料报了上去,皇帝早已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就没有追究蔺完植的责任。通过这场斗争,宦官邢洪强加给武清百姓的苛捐杂税被取消,蔺完植的名声也远播四方。

  花甲之年,蔺完植因病告老还乡,居住在祖传土窑宅院里,每日布衣粗食。64岁那年去世,临终前留下遗言,要求子孙不许仗势欺人,非公事不得见郡守、县令,遇到官绅侵害百姓利益,要尽力抑强助弱。百姓感其恩德,称颂他为“廉介君子”。

  蔺挺达是蔺完植的孙子,字金芝,明朝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考中举人,清朝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得中进士,历任刑科给事中、吏科右给事中、户科左给事中等职,官至吏科掌印都给事中。蔺挺达和他的祖父一样,也是一个清正廉洁、性格耿直的人,为百姓仗义执言,一生艰苦朴素,民间传说中称他为“老实官”。

  如今,在蔺窑村北的一块农田里,仍存留着一座圆形墓冢,墓冢前面,一通青石雕制的石碑高大异常,上刻“敕授文林郎吏科掌印都给事中蔺公之墓”,落款为“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这便是蔺挺达之墓。

  商汤驾崩葬邙山

  在蔺挺达墓北侧不远处、距离蔺窑村中心约1公里的地方,还有一座大冢。冢高约7米,呈覆斗状,底部周长近百米,四周遍植松柏,郁郁苍苍,这便是被孔子称为“三代之英”之一的商汤的长眠之地。

  孔令轩等人介绍, 商汤,又称武汤、天乙、成汤、成唐等,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朝代——商王朝的建立者,约在公元前1600年开国。商,本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部落,始祖名为契,曾协助大禹治水,因功勋卓著,被分掌教化,宅居于蕃(今山东滕县)。到第十四世汤的时候,商已发展成为一个国家,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北),是夏王朝的一个方国。

  相传,商汤身高九尺,面色白皙,不仅仁慈宽厚,同时具有雄才大略。他继位后,在伊尹等人的辅佐下,先后攻灭了葛、韦、顾等夏的属国,实力越来越强,疆域越来越大。当时,夏王朝的桀是个暴君,骄奢淫逸到了极点,人们对其十分痛恨。商汤和伊尹见时机成熟,立即起兵伐夏,桀被打得大败,最后逃亡而死。商汤由此取代夏桀即天子位,正式建立了商王朝,史称“成汤革命”。

  随后,商汤迁都西亳(今偃师尸乡沟商城遗址)。在这里,他减轻征敛,安抚民心,鼓励生产,使王朝更加强大。即天子位10余年后,商汤驾崩,被安葬于都城东北的邙山之上,位于现在的蔺窑村。对此事件,历代多种典籍都有记载。

  蔺窑村的许多老人介绍,早前时候,商汤墓的墓冢非常高大,古木参天,碑碣林立,百姓俗称“汤王陵”。这里原来有许多建筑,称为桐宫,后被人唤作“汤王庙”,每年前来祭祀的人络绎不绝。在墓的西南方向数百米处,还有一片大洼地,积储的雨水长年不竭,清澈甘甜,被称为“汤王池”,曾是当地百姓浇地灌园、官道上行人饮水解渴的取水之地。可惜的是,历经沧桑,这些建筑、景观都被毁了。2001年春,蔺窑村民再次整修汤王陵,才使种种历史遗迹得到了初步恢复。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