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释义:
吐出心,滴出血,形容一个人创作或工作时顽强而执著,穷思苦索,费尽心血。
成语出处:《新唐书·李贺传》:“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唐代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李贺是唐代中期一位杰出的诗人,字长吉,生于福昌县昌谷(今宜阳三乡连昌河畔)。“呕心沥血”这个成语,就是对他穷思苦索进行诗歌创作的形象比喻。
史料记载,李贺祖籍陇西,是唐朝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只可惜在他出生前家道已没落。他尚未成年时父亲即去世,家境穷困,但他从小志向远大,刻苦读书,7岁时就能写诗作文,崭露头角。21岁那年,李贺参加科举考试,成绩优异。次年,他前往长安参加进士试,不料遭到“争名者”的攻击,说进士的“进”字与李贺父亲李晋肃的“晋”字同音,李贺应当避讳,不能参加礼部考试。李贺最终未能参加考试,失去了向官场发展的重要条件。后来,他仅仅做了一个执行宗庙祭祀礼仪的卑微小官,难以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才华。
得不到朝廷重用,精神抑郁苦闷,再加上用尽心血创作诗歌,李贺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李商隐所作的《李长吉小传》中讲,李贺“细瘦,通眉,长指爪”。27岁那年,李贺便去世了。
在短暂的生涯中,李贺倾注全部心力,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无不想象丰富神奇,语言凝练峻拔,被人称为“诗鬼”,留存后世的作品共有240余首。“天若有情天亦老”、“雄鸡一声天下白”、“石破天惊逗秋雨”,这些历代传诵的佳句,都是他穷思苦索的结晶。
相传,李贺写诗十分注重从现实生活中获取素材,每次,他都是带一个小仆,骑着一匹瘦驴,背着一个破旧的锦囊,一路走下去,边观察边思索,一有所得,立刻停下来将诗句记录下来,投放进锦囊中。他的母亲看到儿子为写好诗竟这样投入,身体一天天地垮了,常常心疼地说:“你这孩子,难道要把心都呕出来才罢休吗?”
十分赏识李贺的韩愈,曾经写过一首《归彭城》,诗中有“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的名句。后来,人们便以“呕心沥血”来形容一个人创作或工作时顽强而执著的精神。
记者 陈运团 整理 李玉明 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