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兴趣应是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关键词”。 | |
从美好的愿望到甜美的果实,决策者和执行者必须有良好的计划、坚定的信心、足够的力量。中国青少年足球的发展也是如此。
谁来主导?
在这次采访中记者发现,众多的采访对象都确认两点:第一,想搞好中国足球,必须先搞好青少年足球;第二,必须是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通力合作。
那么,摆在面前的首要问题就产生了,谁来主导?
中国足协青少部主任朱和元解释说,他们正在考虑如何与教育系统密切配合。“双方是合作关系,需要大家的合作,足协应该更注重技术服务、支持和赛事组织工作,而教委应该更多从孩子的全面发展和成长考虑。”
在重庆采访时,采访对象更倾向于双方合作,由教育系统主导;在辽宁采访时,采访对象介绍说,省体育局正采取以省运会金牌为杠杆,多样化多渠道发展。
各种不同的声音是否意味着,就青少年足球而言,若有一个机构,将教育部门的体卫司和体育部门的足协联合起来,将行政资源集中起来,那么这其中的沟通将会更通畅,决策的速度更快,意见也会更全面。
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他们再需要让大众看到一份长期的可行性计划,再坚定地走下去,让国人对中国青少年足球重拾起信心来。
如何运作?
其实,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采访对象们提出了不少主意。
辽宁方面提出,以省运会金牌为调节杠杆,刺激各地区单位的积极性——省运会足球冠军计六金、第六名也能计一金;
重庆方面提出,在学校配备高水平的足球专业教练,将足球作为体育课的学习内容之一,让学生根据兴趣原则,并按各年龄组组织校际联赛,并将比赛成绩纳入学校和教练的考核系统;
足协方面提出,增设教练等级,不断扩展和稳定教练员队伍;
针对经费问题,朱和元表示,依托社会,比如宋庆龄基金会每年都搞青年比赛,发动赞助商,广泛联系团中央等机构群策群力;
针对教练问题,有些退役的运动员正在加入进来,一些国际组织,例如亚足联组织的“亚洲展望”计划也正在实施中,这些都是可以联系的力量;
不急功近利,分阶段,先试点地进行;
考虑细致,越细越好,越人性化越好,包括意外伤害保险等都要考虑进去;
…… ……
目光放远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从来不缺乏机智,也不缺乏体育天赋,只看我们如何将其发挥出来,而不是让其明珠投暗,自生自灭。
这何尝不是一种民生。
让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足球中来,为了健康,为了兴趣。
假如这一切能够实现,最主要的是有利于我们民族的未来;另外的一个方面,不知不觉中中国的竞技体育和整体足球都将大受裨益,因为它的人才金字塔已经形成,不再是现在的“十里挑一”,而是百里、千里挑一。
这样,即使我们再遭遇“黑色三分钟”,即使我们再在奥运会上出局,即使我们再在女足世界杯上点球告负……我们也会伤心,但不会绝望。
因为我们始终拥有明天。
(树文 刘卫宏 李铮 岳东兴)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