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3版:洛阳·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1969年,我在江西迎小平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关爱送给残疾人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8 年 12 月 25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1969年,我在江西迎小平
程惠远(图片由本人提供)
  讲述人:程惠远,男,1924年生于洛宁县河底乡程岭村。1944年6月入伍,1946年入党。从参加共产党领导下的地方武装洛宁支队特务大队起,历任太岳军区特二团司令部书记、吕梁军分区24旅35团司令部参谋、太岳军区12旅71团参谋、19军第55师司令部科长。解放后,曾任陕西省军区党委秘书、军委装甲兵干部部秘书、秘书科长、干部部组织调配科科长;1969年8月至1975年8月,调入江西省军区及省革委会工作,任江西省军区后勤部副政委、江西省革委会核心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已离休,现居南昌市某干休所。

  

  改革开放30年,华夏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在缅怀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丰功伟绩时,我不由想到了我与这位伟人的一段往事。

  我的故乡是豫西山区洛宁县河底乡程岭村。河底乡是革命老区,是该县第一个地下党组织的诞生地,是开展革命活动最早的地方。

  我是家中唯一的男孩,父母知书达理、忠厚善良,深受乡邻爱戴。我19岁参加革命,经历了烽火岁月的洗礼,1969年8月调入江西省工作,任江西省革委会核心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

  接到周总理电话:妥善安排受冲击的邓小平

  1969年深秋,大街小巷贴满了“打倒刘邓”的标语。

  10月18日上午8时,周恩来拨通江西省革委会核心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电话,问道:“你是程世清政委吗?”接电话的我听出了周总理的声音,回答道:“总理,我不是程世清政委,程政委下乡去了。我叫程惠远,是核心小组办公室主任。”

  程世清当时任江西省革委会主任、省军区政委、省革委会核心小组组长。总理在电话里说道:“我是周恩来啊!你是同程世清政委一道从济南部队调过去的吗?”“我不是,是从中央军委装甲兵司令部调来的。”我回答。

  总理在电话里通知说:“中央有个决定,请你向程世清政委和其他同志讲一下,最近一些中央首长要到江西蹲点调查,也适当参加一些劳动,向群众学习。陈云同志有秘书和警卫员跟随。王震同志全家去,都是老同志了,让他们住好一点儿,房子装上暖气。老同志适当参加劳动,可不要把他们当劳力使,都是六七十岁的人了,身体又不好。”我连忙回答:“总理的意思我明白,我会尽力做好这件事的,请总理放心!”

  接着,总理把一个更重要的难题亮出来了,就是如何安排邓小平同志。当时,谁不知道邓小平是“中国第二号走资派”?如果安排不好,邓小平难免受到造反派的围攻。周恩来在电话里郑重地说:“还有第二件事,这是件大事。中央办公厅给你们打招呼了没有?邓小平夫妇也到你们那里去……他已经是65岁的人了,身体也不太好……你们要尽可能地给予方便。”他又叮嘱道:“这些同志下去,你们要派人多帮助,要指派专人负责照顾他们的生活。对这些老同志的安排问题,你要尽快向程世清政委汇报,研究一个具体方案再告诉我。”

  我整理完周总理的电话指示记录,马上驱车去婺源县,向程世清汇报此事。婺源离南昌350公里,车行至景德镇,夜幕降临,我在招待所用餐后就入睡了。但是,省里一个电话追了过来,指名要我接听。我一听,传达的是林彪“一号命令”的内容,与周总理的电话指示完全相反:从北京疏散下来的中央机关的走资派,不日即可到江西,要监督他们劳动改造……

  邓小平夫妇的安置地点改为南昌郊区

  到达婺源后,程世清听完我的汇报,想了半天,口授回电:“我们坚决拥护中央指示,坚决执行总理指示……陈云、王震来后,按照他们的意见安排居住,及时安装暖气。将邓小平安置在赣州,三人都配小车。我们保证他们的安全,不准造反派和红卫兵冲击他们。但有一个问题要请示:邓小平夫妇来后住在一起是否合适?”

  我原原本本地记下这些内容,确认无误后火速赶回南昌,用机要电话直拨总理办公室。周恩来听了我的汇报,表示同意程世清的意见,又指示:邓小平应安排在南昌郊区为好。

  我向有关同志通报了总理的指示,最后研究决定:把邓小平安排在南昌市郊新建县内的福州军区南昌步兵学校内。这所学校当时空着,校内绿树成荫,转过教学大楼,有一条小路通向高岗,高岗上有一栋两层小楼,周围绕以冬青树篱。这是该校校长原来的住所,号称将军楼。

  10月22日清晨,邓小平和夫人卓琳偕继母夏培根坐专机离开北京。正如邓小平的女儿邓榕在《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中的叙述:飞机飞行了几个小时后,缓缓降落在江西南昌向塘机场。一群接机的人早已在机场等候。父亲下机后,江西省革委会办公室主任程惠远上前与他握手,自我介绍并微笑着说:“邓小平同志,毛主席叫你来江西,我们非常欢迎。”一声久违了的“同志”,一个久违了的微笑,邓小平开始了在江西的岁月。

  三年后,伟人告别江西第二次复出

  邓小平来到南昌后,在将军楼住了下来。虽然校舍寂寥,但风景宜人、环境幽雅,邓小平夫妇也有了好心情。第二年春天,他们在院子里开块菜地,种瓜点豆,小院平添了不少生机。军校旁边有一个百余人的小厂,邓小平被安排在此厂劳动。邓小平夫妇每天往返于军校与小厂,伟人的气质、朴实的作风感动着厂里每一名干部职工。

  1973年2月19日,邓小平带领家人告别生活了3年的江西,登上列车向北京进发。这是他三起三落中的第二次复出,不久,小平同志就恢复了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

  (冯合理 冯少军 整理)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