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3版:牵牛接福贺新春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春节祈福文化庙会开幕喽
这个牛年,香港回归祖国怀抱
年年过节, 年年春节感受不同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09 年 1 月 24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时光流转,过年的方式在悄悄变化——
年年过节, 年年春节感受不同
见习记者 周云峰
  春节,意味着新的一年就要开始了,是咱老百姓最看重的节日。

  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年的方式和人们的感受也在悄悄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人们盼望过年的那分心情……

  解放前的春节

  最想给家人报个平安

  时代见证人:林文勇

  年龄:82岁

  职业:退休

  年三十快到了,家住涧西区拖厂8号街坊、82岁高龄的林文勇老人今年不打算再听孩子们的话。

  “我老伴已经不在了,但今年我谁家都不去,孩子们想给我拜年,就得上我家来。另外,我要在年三十晚上给孩子们一个惊喜——我准备了几个猜灯谜游戏,让他们过一个和往年不一样的年。”林老笑呵呵地说。

  提起解放前过年的景象,出生于1926年的林文勇老人一阵唏嘘和感叹。“那个时候乱啊!国内一片混乱,年过的也是提心吊胆,一家人能坐在一起吃个团圆饭就不错了,哪还敢想别的啊!”老人说,当时什么吃的穿的都不在乎,年轻人都团结起来跟着党走,过年根本没时间回家,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在年三十的晚上给家人报个信表示自己还活着,能在当天晚上和家人团聚只能算是奢望了。

  说起解放前一家人春节在一起最关心的话题时,老人感慨道:“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生活真是苦啊!人们吃不饱穿不暖,除夕夜各家各户都是紧闭家门,在一起最关心的话题就是什么时候能打败日本鬼子,后来就是什么时候才能安定、怎么才能过上好日子。”林老说。

  改革开放前的春节

  勒紧裤腰带过年

  时代见证人:杨慧芳

  年龄:58岁

  职业:家庭主妇

  “日子越过越好了,上世纪70年代什么东西都是限量供应的。我家兄弟姐妹多,粮食不够吃,那年过得真是苦啊!”出生于1950年的杨大妈见证了新中国的变化。

  对她而言,吃,永远是过年不可或缺的一个主题。

  光阴似箭。杨大妈已经50多岁了,儿女们也都纷纷走上了工作岗位,春节一家人吃顿团圆饭就成了杨大妈每年最大的心愿。虽然在她看来,吃什么依然重要,但是在孩子们看来,和谁吃才是最关键的。

  而且,随着生活的好转,孩子们对于大鱼大肉的年夜饭也开始排斥,这让杨大妈多少有些感觉郁闷。现在除了饺子馅以外,杨大妈索性当起了“甩手掌柜”,没想到孩子们一样把年过得有模有样。

  改革开放后的春节

  在农村感受传统年味

  时代见证人:李煜

  年龄:29岁

  职业:厂矿工人

  过了年,李煜就30岁了。和丈夫艰苦打拼几年,他们终于在洛阳购买了一套住房,一家三口生活其乐融融。可这几年,她越来越觉得在城里过年感觉不到年味儿。

  今年,她决定带着6岁的女儿回农村老家,重温那久别的传统年味儿。

  李煜说,过去农村生活困难,每到腊月初八家里无米下锅,孩子们却吵嚷着要吃腊八粥,爸妈生气了就打孩子。现在农村可不一样了,年前人们都忙着办年货,集会上人山人海的,那热闹劲儿比城里还厉害。

  李煜说,老家年三十的“项目”很多。年三十晚饭前,家家户户要贴春联;老房子的窗户是木格的,糊上花花绿绿的纸,要用一年;炕上要贴“身卧福地”,门前树上要贴“出门见喜”,牲口棚里要贴“六畜兴旺”,门上要贴门神爷。

  天黑后,家里老老少少要一起挑着灯笼,到大门口接先人,烧香点蜡,磕头作揖,还要放串鞭炮;守岁的时候要吃饺子或长面;饭后,小辈给长辈磕头拜年,就能挣来压岁钱。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