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05版:教育周刊·教与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语文:“天道酬勤”是“捷径”
语文课改:用创新解决矛盾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09 年 2 月 9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语文课改:用创新解决矛盾
文/本报记者 郑凤玲 通讯员 张红帆
(资料图片)
  新课改后语文教学中有何困惑?对改进教学有何建议?记者采访了市第二实验中学高一语文老师张华舟,他结合教学实际谈了自己的看法。

  实行新课改后,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主要有以下几点:

  (1)活跃的课堂气氛与“严肃”的课后作业不谐调

  “上课时热热闹闹,下课后不知收获。”新课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是学生自己。新课改后,语文教学很容易达到这个课堂效果,但问题是习题仍然很传统,缺少展示学生自己想法的开放性习题。

  解决方法

  张老师说,解决的办法是老师要在课堂上突出重要知识点,课下给学生精选适量习题。学生不能仅满足于课堂内容,要在课外学会收集和积累知识。

  可喜的是,从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上最末两道题中,可以看到命题人有向新课改方向努力的迹象。

  (2)课堂上“动”与“静”之间的矛盾

  按照新课改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要积极参与讨论,要碰撞出思想火花。但实际情况是,要么学生习惯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提不出有参考价值的问题;要么学生发言积极性爆发,非常活跃,老师“捂都捂不住”。

  解决方法

  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备课中使用学案模式,课前把要讨论的问题印成页子分发给学生,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直接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再由教师点评,这样就能使课堂衔接紧凑。

  

  (3)教师大量“幕后工作”和课堂“放手教学”之间的矛盾

  

  张华舟说,新课改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课堂教学成功与否,与老师是否“沉下去”有关。如果老师不转变思维模式,对课文没有新的解读,就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解决方法

  教师备课时必须拓宽知识面,浓缩精华,提炼出有价值、有探讨意义的知识点和学生谈论。如新课改高一语文有一篇《囚绿记》,以前很多老师都认为这是一篇赞美生命、向往光明的文章。有一位教师结合文章的写作年代(抗日战争期间),对此进行了新的阐释,提出文章是反映“生命应对生命尊重”的主题。如此新的思考方式,就是老师“沉下去”的表现。

  张老师还对学生提出两点建议:

  ①积极主动学习

  张老师发现:凡在初中接受过“杜郎口”教学模式学习的学生,能很快适应新课改。因为他们早已经适应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而那些只会“张嘴等饭吃”的学生,却对新课改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所以,建议学生要有主动意识,从中找出问题,敢于对课本进行质疑。

  ②多留心生活中的事物

  张老师举例说,课文《小狗包弟》中,作者因红卫兵抄“四旧”,不得已把自己的宠物小狗送到了医院做解剖实验,最后小狗死在了手术台上。当张老师讲到这篇文章时,就问学生有没有类似的养狗经历。出乎意料的是,很多同学毫无感觉,说明他们的生活经验严重不足。有一道习题要求学生根据课本的文言描写,用现代文写一篇描写赤壁风景的短文。因为学生们平时旅游时走马观花,没有养成留意景物特点的习惯,胸中无物,写不出来“美文”。

  “处处留心皆学问。”张老师提醒说,只要生活中同学们用创新的头脑炼就一双创新的眼睛,一定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