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易堂”匾现存于新安县铁门镇晁村,匾额宽约120厘米,高约80厘米,无上下款,镶于该村一住户老宅山屏门上。据白氏家谱记载,该匾制于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 | |
专家点评:白居易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居易堂”匾对于研究白居易在洛阳期间的活动及其后人在河洛地区的变迁,有着深远的意义。
子贡谷内藏名匾
新安县铁门镇有俗语:“先有古道观,后有新安县。”元朝的《古道观记》中曾记载说:“先是距今县西南30里近有古道观一区……傍曰子贡之谷,盖世俗相传,于书无据也。”子贡,是孔子七十二门生之一,子贡谷是否因为孔子的这名学生而得名已经不可考,但子贡谷就在铁门镇晁村北。
近日,我们来到传说中的子贡谷,树木掩映之间,有一座清代的古宅院。宅院两侧的房屋现在都已经不存在了,只有正房仍然留存。站在正房门口,仍然可以看到两侧屋檐下雕着“忍让”、“祯祥”等字样的方砖。
“居易堂”匾就存于这样一座古宅之中。
这座古宅的后人已经在新安县县城定居,村里77岁的老人白光怀为我们打开了古宅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约2米的山屏门,山屏门两侧的对联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模糊不清,而山屏门顶部正中书写的“居易堂”三个大字仍然保存完好。
白光怀说,这个村子之所以被称之为晁村,据传是因为汉朝的晁错在这里住过。晁错是颍川(今河南禹州)人,年轻时学法家学说,汉文帝时为太子家令,有辩才,号称“智囊”;汉景帝时为内史,后升迁御史大夫,曾多次上书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削减诸侯封地、重农贵粟。吴、楚等七国叛乱时,他被景帝错杀。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这个村子命名为晁村。
如今,村里90%以上的村民都姓白,是唐代诗人、文学家白居易的后人,这块“居易堂”匾就是有力的证据。晁村的白氏后人分为六门,据传,这六门的一门有兄弟俩,其中弟弟过继给了别人,在家族分家的时候,家产就被分成了十份,过继给别人的弟弟独得了四份,其余六弟兄一人得一份。独得四份家产的弟弟就成了村里的大财主。这个宅子就是这个弟弟修建的,这块“居易堂”匾本来存放在晁村祠堂,但在这个过继给别人的弟弟盖房子的时候将其镶嵌在他家的山屏门上。后来,这个弟弟家道也败落了,其余弟兄的后人买下了这处宅子。虽然宅子易主,但是因为这块匾镶嵌在山屏门上,“居易堂”匾才得以保存下来。
白光怀说,解放后,晁村的村民还多居住在子贡谷内,改革开放后才陆续搬迁到子贡谷周围的坡地上,这些老宅子也就逐渐荒废了。
六百年来数变迁
据河南巩义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白氏族谱》记载,白公胜楚国政变,立王不久即被叶子高击败,殁于荆山,其子白乙、白丙、白巳、白降投奔秦国(都城陕西咸阳),受历共公善待,皆授将。秦武安君白起即其后裔,出生在陕西眉县。
白居易在《故巩县令白府君事状》中记述得非常清楚,他的祖父白锽曾任洛阳主簿、酸枣县令、滑台节度参谋、巩县令等职,白锽一生基本都在河南作官,河南自然有他的官宅。
而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其曾祖父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北),其祖父白
又迁居河南新郑。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降生了。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号“香山居士”。
白居易的后人又是怎么迁居到新安县的呢?
晁村现存古谱为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白元善所修。据该谱记载:晁村白家先祖是白居易第十八代白心良的后人,白心良之后的若干代都已经无从考证。白居易第三十六代白素,明朝弘治年间(公元1488年~公元1505年)迁居到新安县衙署西邻。初到新安县时,白素在县衙边开了家饭店,平时,县里的衙役们都到白素的饭店吃饭。在新安县繁衍六代后,在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其后人又迁居到晁村。
在离晁村十余里的克昌村,不能不提白心良的第三十五代后人白刚,白刚娶了一位姓邵的女子,生了两个儿子。而白刚的大舅子没有后嗣,白刚就将其中一个儿子过继给了邵家,这个孩子就成了今天克昌村邵家的始祖。据说,至今克昌村邵家后人还给白家的祖上上坟,这是因为两家的始祖都姓白。
在晁村村头一通墓碑上,还记载着白居易后人在新安县内迁居的经过。墓碑记载,白素的祖辈本来居住在新安县官庄堡(现已不存),后葬在官庄堡,而白素居住在新安县,到了清明节,上坟不便,白素于是就将祖坟迁到新安县县城西南,后又迁到如今的晁村。
白居易的后人在晁村繁衍生息,人口越来越多,其后又有族人分别迁往高沟、耿沟等村,在谱人口2920人,成为当地的大姓。
逢年过节祭白园
白居易的一生丰富多彩。他生于“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11岁起,因战乱颠沛流离五六年,少年时读书刻苦,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中进士,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与元稹同举书判拔萃科。二人订交,以后诗坛元白齐名。
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春,白居易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四年(公元809年),与元稹、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因率先上疏请急捕刺杀武元衡凶手,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次年写下《琵琶行》,开始“吏隐”,在庐山建草堂,思想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闲适、感伤的诗渐多;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还京,累迁中书舍人。文宗大和四年(公元830年),定居洛阳;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以刑部尚书致仕,在洛阳以诗、酒、禅、琴及山水自娱,常与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
白居易晚年定居洛阳18年,与洛阳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据白氏家谱记载,白居易只有一个女儿,是以他的胞兄幼文次子过继为嗣。白居易去世后,遗命家人将其安葬在龙门东山琵琶峰,子孙世居洛阳。
据《宋史·真宗纪》记载: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宋真宗至洛,命人寻访白居易后裔,封白居易六代孙慕圣(字利用)为河南府学助教。白氏后裔受到皇帝接见并受御封,其后人引以为荣、津津乐道。
晁村的白氏后人,也以是白居易的后人为荣,逢年过节,只要条件允许,他们总会到白园祭奠。
据白氏古谱记载,白居易后裔徙居河南其他地区主要有巩义、温县、新密、新郑、登封、武陟、焦作七大支系。另外,白居易后裔还有迁至山东、山西、四川、福建、浙江等省,之后又迁至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近年来,海内外常有来洛阳寻根祭祖的白氏后裔。
栏目统筹 陈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