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饮食,在把握大原则的基础上,还应注意“三春”的不同特点。
早春时,根据祖国医学“春夏养阳”的理论,此时可适当吃些葱、姜、蒜、韭菜、芥末,不仅能祛散阴寒,助春阳升发,而且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还具有杀菌防病的功效。此时宜少吃性寒食品,以防阻遏阳气发越。
早春期间的营养构成应以高热量为主。因此,春季饮食宜遵循高热量、高蛋白原则。
除了谷类制品外,早春应选用黄豆、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以便及时补充能量。多食鸡蛋、鱼类、虾、牛肉、鸡肉、兔肉、牛奶和豆制品等,以供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日趋活跃的需要。
仲春时节肝气随万物升发而偏于亢盛。因此,唐代药王孙思邈曾讲:“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此时可适当进食大枣、蜂蜜、山药之类滋补脾胃的食物,少吃过酸和油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这时正值各种既富含营养又有疗疾作用的野菜繁茂荣盛之时,如荠菜、马齿苋、鱼腥草、蕨菜、竹笋、香椿等,应不失时机地采食。此外,山药、春笋、豌豆苗、韭菜、扁豆、菠菜、菜花等,食之也十分有益。又因此时气温骤冷骤热,变化较大,可以适当参照早春时的饮食进食。在气温较高时可增加青菜的食用量,减少肉类的食用量。
晚春时节,气温日渐升高,《饮膳正要》曰:“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专家介绍,晚春时节,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在适当进食优质蛋白质类食物及蔬果之外,可饮用绿豆汤、赤豆汤、酸梅汤及绿茶,防止体内积热。不宜吃羊肉、狗肉、麻辣火锅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之品,以防邪热化火,引发疮痈疖肿等疾病。同时应注意补充足够维生素,适当增加青菜的摄入量。
(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