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自己动手做的东西很多,整个就是一个手工时代。
新学期发了新书后的第一件事是包书,包书纸要自己找,用牛皮纸最好,最不济也是报纸,包好的书棱角分明,有种轩昂的气象。
还自己做玩具。丢石子、丢沙包、踢毽子、跳橡皮筋是女孩们玩的主要游戏,最基本的手工便是做沙包:找上一块边角布,剪成几个方形,对折掖边缝成立方形,装米或沙子,不能装得太实,太实了砸人疼,也不能装得太少,少了扔不出去。毽子的材料是铜板、鹅毛管和鸡毛,铜板用布包好,鹅毛管的一端用剪刀剪成三片或四片,用针线固定在包好的铜板上,另一端插上鸡毛,如果能用芦花公鸡尾巴上的毛就是最漂亮的毽子了。
长大点了开始把旧挂历纸裁成细细的长三角,卷在回形针上,一个个钩在一起,串成帘子挂在房门口,整个一帘幽梦。
将近毕业,分别在即,熬一个晚上叠一大堆五颜六色的幸运星,用玻璃瓶装了,是送给同学最美好的祝福与纪念。别后亦不乏书信往来,将写得密密麻麻的信纸小心叠成各式花样,让收信的人在拆解过程中多了一分期待和惊喜。
那时的每件手工,都花了少年人全部的心思心情,精细雅致得如同艺术品。
再大点后我爱上了织毛衣。织毛衣是女孩子必会,一年四季,大姑娘小媳妇总在不停地织毛衣。我织过毛衣,织过假领子,织过手套,织过围巾。其实那会儿市面上已有很多种漂亮的绒线衣卖,但总觉得唯有亲手织的毛衣,才能于千针万线中传递对家人的情与爱。
如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舒适便捷,手工活已成为那个时代的象征。然而,手工做出来的东西,每一个折痕,每一处针脚,因为用了心、含了爱,使亲情加温、友情如花、爱情似蜜。
忘不了,曾经的手工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