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18版:文娱·聚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珠海宝镜湾岩画亟待保护
宝镜湾岩画是南系代表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9 年 3 月 18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珠海宝镜湾岩画亟待保护
是南中国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史前石刻岩画,距今有四千多年。
十几年来,随着油港建设,岩画风化严重,专家预测二十年后或会消失
宝镜湾岩画中船的形象出现得较为集中。
宝镜湾岩画风化厉害,有些图案,已无法看清。
不远处的油港建设破坏了宝镜湾的许多岩画。
    宝镜湾最大岩画的藏身地——藏宝洞,从空中俯视,像一只硕大的海蚌,岩画就刻在平整的岩面上。
    岩画保护在全球是一个大难题,在没有找到适当方法前,宝镜湾岩画还只能采取简单的封闭管理。
    宝镜湾岩画位于珠海南部高栏列岛(圈内)。
  我们都知道北方有气势磅礴的绚丽岩画,却鲜知在珠海高栏列岛藏着南中国规模最大的史前石刻岩画——宝镜湾岩画。

  那4000多年前的繁复线条,是中华先民走向浩瀚海洋的最初记忆。

  然而,由于工业建设以及自然破坏,这个史前遗珍正在急速风化。有专家预测,若不尽快采取措施,20多年后,它将从地球上消失……

  史前岩画均用尖锐工具刻成

  从地图上看,高栏列岛如一叶孤舟,漂浮在珠海的最南边。由于岩画目前处于封闭状态,我们在珠海市博物馆研究室主任肖一亭的带领下前行。

  车子从珠海市区出发,往西南方向大约行驶了一个小时,穿过一个多人把守的关卡,我们进了宝镜湾。此处共包括5处7幅岩画(国际上通行的说法,500米直径的同心圆里的岩画,命名上属同一“地点”),像这个“藏点”有如此密集的岩画在岩画发现史上并不多见。

  我们沿山路攀爬港湾旁边的风猛鹰山,不久便到达其中最大一幅岩画所在地——藏宝洞。从远处看,它只是一堆巨大的花岗石岩体,若从空中俯视,可以发现它像一只硕大的海蚌,微微张开一条缝,而岩画就刻在这花岗石崩裂两瓣后的平整岩面上。

  这当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那形态各异的船舶。在画面上部右侧,赫然可见两条叠压组成的小船,均头尾翘起,船身平直,船上有海浪状花纹装饰。而在它的左下方不远,有另一组并列双舟,船上几个舞者正翩翩起舞,动作刚劲奔放,双舟旁边有一只船身短小的小船,似是与大船接应。

  宝镜湾岩画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不是用涂料画成的,而是借助于石器等尖锐工具刻画而成,与北方岩画的写实具象相比,它的图案抽象而神秘,充满幻想与寓意,是海洋先民以海为生、向海洋进军的印记。

  “宝镜湾岩画是南中国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史前石刻岩画,在全国岩画中具有突出位置。”肖一亭说。

  捡烟时惊见数千年前岩画

  宝镜湾岩画的发现颇具传奇性。

  1989年10月24日,珠海市博物馆为配合珠海西区开发建设到当地勘察,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当地干部的引领下爬上了风猛鹰山。

  风猛鹰山海拔只有157米,但地势险峻,一行人很快就汗流浃背,倚靠在半山腰的一块巨石上休息。当地干部张长华在弯腰掏烟时,烟盒从衬衫口袋里滑出来,掉进了一个石洞里,他趴在石洞罅隙口四处张望,突然发现石洞壁上布满密密麻麻的线条,惊喜地大叫一声。大伙纷纷围上去,博物馆工作人员根据经验断定:这是一幅不同寻常的岩画!

  就这样,宝镜湾岩画在历经4000年后重新进入人们视野。

  此外,在紧挨岩画的树丛、石隙、山坡处,博物 馆工作人员捡获不少陶片、石斧……专家后来考证,这是一处重要的史前遗址。

  这处遗址连同岩画,为人们展开了一幅珠江口史前文明的宏大图景。

  近十几年岩画风化速度惊人

  肖一亭1993年便来到宝镜湾,参与这里的考古挖掘工作。他说,虽然只过了短短16年,但岩画如今已比当年模糊,“4000多年以来,岩画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但这十几年,风化速度却在大大加快”。

  由于油港的开发建设,位于沙滩上的“天才石”岩画、“宝镜石”岩画早已不见踪影。大坪石岩画位于藏宝洞附近,但记者所见已风化得可怜,不仔细看就发现不了它和普通石头的区别。

  当年岩画被发现后,有关人员对岩画表面清洗和拓片改变了其长期形成的原有的保护层,加速了其风化的速度。另外,工业建设也改变了宝镜湾的小环境。风猛鹰山葱郁的树木和藏宝洞中的填土,都对岩画的保护起过重要作用,但当年这一带放炮炸山取石,植被惨遭砍伐,整座山成了“秃头”,沙土流失严重,岩石完全裸露,风化程度加剧。

  肖一亭介绍,多年来,为保护宝镜湾岩画,有关部门曾想过不少办法。他们曾在藏宝洞上搭过铁皮棚,要把它围起来,但效果并不理想,还大大影响景观,他们只得拆走棚架。但由于其根部在岩石里没清除出来,日久天长,铁质反而在岩石上覆盖了一层铁锈。“如今把岩画围闭起来,不对外开放只是权宜之计”。

  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周双林博士则更悲观,他说,如果不采取措施,按照如今的风化速度,岩画可能20年内便出现剥落。

  用保护故宫栏杆的化学方法防风化

  岩画保护在全球是一个大难题。从几年前开始,周双林受珠海有关部门委托,参与宝镜湾岩画保护方案的规划,并进行试验论证。据珠海市文化局文物科负责人潘恒透露,这个方案已进入报批程序,希望明年上半年能正式实施。

  周双林介绍,在这个方案中,用化学方法防风化是一大重头戏。“南方高温潮湿,藏宝洞岩画位于一个狭窄的空间里,微生物生长速度很快,它们的根系植在岩石里会导致岩面剥落,所以要用化学方法控制它们”。

  这个方法将分以下三步骤:先用水和有机溶剂清洗岩体,去除岩面上的苔藓;再用有机硅材料对岩体进行加固,增强其连接力,提高强度;最后再涂上一层有机硅、有机氟防护材料,既可防水,又可有效控制苔藓的生长。

  “在国外,像意大利、德国的一些公园和遗址,用化学方法对石刻、石雕进行防风化保护是一种常见的做法。在我国,北京故宫里的大理石栏杆也用有机硅进行防水加固,但在岩画保护上运用得还比较少。如果宝镜湾岩画能顺利实施这个方案,那么它将可能是两广岩画中率先使用化学方法进行防护的地方。”周双林说。

  目前,我国岩画的本体保护研究工作进展缓慢,不少研究者对使用化学方法进行岩画保护心存疑虑,认为一旦失效将对岩画产生副作用。周双林博士认为,随着材料的不断改进,这种忧虑大可不必,因为目前的方案中防水用料很少,即使失效了,它们也会自动流失或挥发,不会对岩画产生很大影响。

  用化学材料进行防护,价格并不昂贵,就藏宝洞而言,这一项的花费估计为三四十万元。周双林说,早在2006年1月,他们在藏宝洞的东壁选择了一处大约10厘米×10厘米的岩面进行试验,如今保护效果良好。

  此外,这一方案还将结合物理方法,修建一个钢结构的保护房,把藏宝洞遮盖起来,以减少日晒雨淋的侵蚀。

  (综合中新网、《广州日报》相关报道)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