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 记者赵茂平摄于2007年11月 |
|
② 记者孙钦良摄于2009年3月
| |
纵览下清宫,下的是道家雨,刮的是道教风,风雨兼程中的这座小庙,如今还在不断得到修葺——去年,我市接受各方建议,把下清宫倾斜15度的明代道士塔扶正了!
可别小瞧了这个动作,其意义非常重大——全国只有3座道士塔,洛阳占其一,确实有价值。
洛阳下清宫,有座道士塔,已在那里站了500多年。
这塔站着站着,就累了,塔身向西倾斜了15度(图①)。去年,市政府斥资百万把塔扶正了(图②)。当时却有香客说:这塔一时半会儿倒不下来,别惊动它了!有人问为啥?他回答得很幽默:塔是往西边倾斜的,老子当年离开洛阳,不也是往西边走的吗?
众人愕然,继而恍然,再看那塔,竟像一个人往西探着身,似要追赶道祖……
一
塔是明代塔,塔主人是全真派弟子张清林。
张清林何许人也?他最初是个和尚,后来成了道士。那么,他为啥离开佛门,入了道观呢?
这是一个谜。
去年维修这座塔时,河南主要新闻媒体都很关注。但是,我看了一下,这些报道中对张清林的身世都说不清楚,只说“道士塔塔身上的塔铭,经过长时间风雨侵蚀,部分字迹已看不清了,但还可看出‘三官庙住持羽士张清林塔铭’字样”。
我移步去看,果然塔铭上字迹漫漶,已经无法通读了。
有一张早期的塔铭拓片就好了!
我这样想着,就去找下清宫住持张信铭。他拿出一张拓片,小心地展开来读,开篇是这样写的:“羽士张清林,汝之伊阳人也,自幼时出家,既而弃释从道,始游武当,次造天坛,后至伊阙莲花洞……”
这意思是说:道士张清林,本是汝阳人,很小的时候就出家当和尚了,后来离开佛门,师从道教。他先游历了武当山,又造访了天坛峰(王屋山主峰,道家圣地,有天坛庙),后来到了龙门石窟的莲花洞……
从铭文中还可以看出,张清林在“伊阙莲花洞”期间,曾“化金箔,饰佛像”,为龙门莲花洞的佛像塑过金身。工程完工后,他赤脚步行于洛阳城中,日夜想的都是怎样磨炼自己的意志,加深自己的道行,尽快有所建树。
后来,他在洛阳东北隅遇到几位喜欢道教的居士,这些人对他说:我们这里有块空地,可以建一座小庙供你修炼。清林大喜,开始到处募捐工程款,化缘所得的金银钱物,一律用于工程,自己的“杯水粟米”,皆取之于外,不动募捐来的一分钱。
看到他的赤诚和执著,洛阳藩王很受感动,于是动用公钱为他投资,很快盖起了正殿、两廊、钟楼等,一座宏伟道教宫观三官庙就问世了。
张清林修建的这座庙,有人认为就是下清宫。但现任下清宫住持张信铭认为,三官庙也叫三官洞,并不是现在的下清宫,而是当时下清宫建筑群中的一座庙宇。而且从铭文上看,三官庙刚建成时非常气派,塔铭中有“其土木壮丽,金碧辉煌,岿然为中州之壮观”字句,说明这座庙一建成,就成了中原一景。
值得注意的是,建这座庙宇的前期工程款,全由张清林化缘而来。这么大的工程肯定需要一笔巨款,而他一点一点地化缘,非常不易。因此,塔铭在写了此庙“壮观”之后,紧接着来了一句“功亦伟矣!”
那么,三官庙的住持张清林,死后为啥不葬在三官庙,而葬在下清宫呢?
二
关于张清林的死,塔铭的介绍很简单,只写了一句:“大工甫毕,而奄奄忽告终坐化于庙之西室。”也就是说,这项巨大的工程刚刚完工,张清林就奄奄一息,在三官庙西室坐化了。
看,又是一个“西”!这说明道家从来心向西。张清林去世时,是在“西室”,他的塔身倾斜时,还是向西。他死后,“国主命道修斋诵经,且葬于邙山之阳”,说明张清林的羽化,引起了明代洛阳藩王的重视,为他选了墓地,是在邙山之阳,也就是下清宫这个位置。此处风水优于北邙之阴,站这里赏龙门最清楚,是“邙山晚眺”的最佳观景点。
与此同时, 洛阳藩王还打破惯例,为他修建了灵塔。
道士修建灵塔,这是违背常制的。在我国,建塔是佛家独有的东西,而道士是不建塔的。佛家建塔也只限于那些高僧,至于洛阳的张清林为啥可以建塔,下面再谈。现先听听专家谈谈塔文化。
前两年,我省古建筑专家杨焕成来洛考察时,针对这座道士塔说过一段话:“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前,中国是没有塔的。为高僧建塔是佛教的葬俗,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就是梵语中的‘塔’。正因为建塔是佛教独有的习惯,这座道士塔就显得弥足珍贵。”据杨焕成所知,像这样历史悠久的道士塔,河南境内“只有豫北有一座”,而全国“不超过3座”,所以此塔的价值,顶得上整个下清宫的价值。
我国古建筑大师罗哲文来洛时,也专门寻访此塔,认定它是全国目前仅存的3座道士塔之一。
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原来在我们身边,竟然有这样一个大宝贝。据说当时在场的洛阳人一听,都觉这座“斜塔”非维修不可。住持张信铭更激动,他说这塔必须修,因为塔的地基旁原有一处果园,还有灌溉水渠,长期的冲刷不仅使塔身倾斜,怕是连下面的地基都坏了。
当时这塔的底部,与地面倾斜角达75度,临时用几根泡桐树干顶着。这泡桐原来栽在塔旁,一天夜里刮大风,“咔嚓”一声就断了,道士们出来一看,想到了“斜塔”的安全,一大早就用泡桐树干支撑住塔身,从此不让游客靠近。
其实据专家讲,这座塔是砖塔,塔砖之间的黏合很牢固,若地基不再下沉,塔体百年之内也不会解体。在我国,唐代砖塔多以黄泥为浆,黏性稍差。宋辽以后,在黄泥浆中加入石灰和稻壳,黏合力就增强了。到了明代,开始用石灰浆砌砖塔,黏合度就更高了。
一般来说,砖塔的缝隙很多,容易生长杂草和小树,根系入塔后,便会破坏塔的结构,造成塔的坍塌。另外,塔砖建筑构件很小,容易被人取下偷用,杭州的雷峰塔被窃砖后遭雷击,就是这样倒下的。不过,下清宫道士塔的砖缝没有生长植物,塔砖也未被盗窃,所以塔身不会出问题。
不过,我市非常重视此塔,生怕地基再出问题,市财政立即拨出专款,去年把它扶正了。扶正后的道士塔,塔身笔直,地基稳固,复成一景。
三
我曾问这里的住持,张清林从道后,属于何门何派?
张信铭说,从张清林的名字看,应为“全真派龙门宗第十代弟子”。他之所以敢这么断言,是因为此门派有严格的谱系,并以一首五言诗的形式世代相传。
诗曰:“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至理宗诚信,崇高嗣法兴……”因此可以推断,张清林是第十代弟子,而张信铭是第二十五代弟子。
作为全真派龙门宗第十代弟子,张清林得到了别人不能享受的荣誉,在他之前,各代弟子死后均没有建塔。在他之后,中国无数道士死后,也没有建塔——这只能说明洛阳民众尊敬他,不惜打破道士不建塔的常制,为他立下“丰碑”。
更有意思的是,他的塔铭撰写者并非来自本门本派,甚至不是来自道教,而是跨越了宗教领域,由一名僧官来写。而这位僧官,正是河南府僧纲司都纲悟本。
原来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建立了一套严密的僧官制度,将僧官划入政府官员体系。具体做法是在京都设置“僧录司”,统管天下僧尼;在地方府治设“僧纲司”,在州治设“僧正司”,在县衙设“僧会司”。这都是代表各级政府的宗教管理机构,上面提到的悟本和尚,就是当时河南府的最高僧官。由他亲自为张清林撰写铭文,说明铭文很有分量,此塔的价值很高。
现在,我想想都觉得幸运:全国仅有3座道士塔,河南省就有两座,一座在豫北,一座在洛阳。剩下的那一座在哪儿呢?在敦煌莫高窟。
对于那座道士塔,余秋雨专门写过,题目就叫《道士塔》。这篇文章已走进中学教科书,在文中,余秋雨以苍凉的笔触,描绘了敦煌莫高窟大门外矗立的一座道士塔,而塔的主人王圆箓,却是敦煌石窟的罪人,因为他把窟内宝贵的经卷、画卷等文物,像卖废纸一样卖给了外国人!
不过余秋雨描写的塔是“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这种塔在内地很少见。下清宫道士塔是八角形,共有7层,高约10米,从外观看,和僧塔没有什么区别。难道僧、道之塔没有区别吗?我想了想,似有所悟:也许因为张清林原是和尚,后当道士,先佛后道,兼而有之,所以他的塔才像佛塔,他的铭文才由僧人来写吗?
这又是一个谜。专家说,此塔还有很多谜没有解开。譬如在整个明代,只是开国皇帝朱元璋重视道教,拨款维修了上清宫和下清宫,但此塔建于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当时的洛阳人,难道真会因为感动于一个道士的募捐行为,就为他建了一座塔吗?
再说自古以来,道士羽化后,根本不重视殡葬形式,因为道教认为死亡是很正常的事情,符合自然规律,若能按照自然规律病死(当然,不是非正常死亡),本是愉悦和荣幸的事情,所以死后葬于高崖荒丘者多矣,甚至羽化之后,弄来一口大缸,便坐缸而葬,就此去了。所以张清林羽化后建塔,在历史上非常罕见。
但据张信铭说,下清宫附近还有五六座塔呢,他已请竹笔书法家沈安良题写了“中国第一塔林”:“你看看,如果有可能,把这些塔集中起来搞一个塔林,那洛阳就又添一景了!”
根据他的说法,我出了下清宫,到四处察看,发现山门外西南方斜坡上确有一座砖塔,但从文字记载可断定不是道士塔,而是“明代安国寺住持镜本执砖塔”;山门广场南侧有一座新移来的砖塔,近前一看,又是和尚塔,上有“法藏禅寺第五代住持澄公性天和尚”字样。
可能有人觉得遗憾,咋不是道士塔呢?
而我看后,反而感到庆幸,心想这样才好:如果这里不再出现道士塔,其他地方也不出现的话——全国道士塔只有3座,那么,洛阳道士塔就更珍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