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汤泉村口的颜真卿墓。 |
|
今日地名:汤泉村
地方状况:汤泉村位于偃师市区东约3公里处,是山化乡的一个行政村,北依邙山岭,南望伊洛河,陇海铁路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历史积淀深厚。该村西接北窑,东邻东屯,南、北方向分别为许庄、关窑等村,目前拥有人口2400余人。
村名由来:该村北部有一条既深又宽的山沟,因为沟底有祭祀商朝开国君主成汤的汤王庙,人们遂俗称其为汤王庙沟。在汤王庙附近,以前有一泉眼,俗称汤泉,汤泉汩汩流淌,形成一条小溪。历史上,人们沿溪而居,生生不息,于是便将村名定为汤泉村。
汤王庙旁涌奇泉
“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写下的这句话,高度概括了洛阳历史的厚重和深远。
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如今,我们探寻夏商周那波澜壮阔、瑰丽神秘的历史,除了能从图书典籍和考古调查中找到答案,还可以前往河洛大地的一个个古村落,从地名和人们辈辈讲述的传说中有所发现。偃师汤泉村,就是这样一个奇妙的地方!
汤泉村位于山化乡邙山之阳,极目南望,伊洛如带,嵩岳岿巍。这里古迹众多,遍布地上地下,文化深厚,人们代代流传。说起村名的由来和历史,这里的老者热情颇高,讲述了它和商汤的密切联系。
商汤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朝代——商王朝的建立者,又称武汤、成汤等,是帝喾高辛氏的后裔。商,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部落,始祖名为契,曾协助大禹治水,功勋卓著。到第十四世成汤的时候,商部落已发展成为夏王朝的一个方国,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北)。相传,商汤身高九尺,气度不凡,有雄才大略。他继位后,以伊尹等人为相,扩充实力,疆域越来越大。时机成熟时,他举行了“成汤革命”,起兵伐夏,将荒淫残暴的夏桀打得大败,迫使其逃亡而死,最终他登上王位,创立了商王朝。
为了巩固统治,王朝建立不久,商汤便迅速迁都西亳(今偃师尸乡沟商城遗址)。在这里,他勤政爱民,发展生产,遇到连续7年的大旱,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向上天求雨,史称“桑林祷雨”。在位10余年后,商汤驾崩,被安葬于都城东北的邙山之上。
在汤泉村北、汤王庙沟沟头附近的蔺窑村,至今仍保留着一座高大的墓冢。过去,墓园里古木参天,碑碣林立,百姓俗称汤王陵。这里原有许多建筑,称为桐宫,后被人唤作汤王庙,是人们祭祀商汤的地方。墓西南方向数百米处,还有一座汤王池,积存的雨水长年不竭,清澈甘甜。
有一年,偃师一带突降暴雨,数天不休,邙山之上洪水发作,将汤王陵附近的汤王庙全部冲毁。庙内建筑的木梁椽檩、门窗器物顺水漂流,最后全部在西边地势低的汤王庙沟内聚积下来。大雨过后,人们看到这种情况,认为是“汤王爷显灵,想搬家到这儿住”,于是便利用这些建材,又捐献了物料,在沟内重新建起了一座汤王庙,殷勤祭祀。
说来也奇,新的汤王庙建成不久,庙旁就涌出一股泉水,汩汩流淌,成为一条绵绵不绝的小溪。从此,大家便将这泉称为汤泉,而依溪形成的村落也得名汤泉村。
代代纪念颜真卿
讲起汤泉村的历史风物,村里的颜真卿墓更让人们引以为豪。
颜真卿墓位于汤泉村村口,掩在一片民宅之中,当地人俗称颜鲁公坟。此墓北倚邙山,南面洛水,占地三四亩,四周种满了苍松翠柏,环境清幽。墓园东边是汤泉小学,不时传来的朗朗书声使这里更加显得雅致、美好。
墓前有石碑三通,中间最高大者为1993年山化乡政府和汤泉村重新整修颜真卿墓园时所立。左边的一通立于明朝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碑高1.75米,宽0.6米,厚0.15米,上刻“唐太师颜鲁公真卿墓碑记”,由当时的偃师县令吕纯如撰文并书丹。据当地文史学者孔令轩介绍,吕纯如是偃师历史上的一个名宦,吴江人,进士出身,明万历年间到偃师任县令。他教化民众,创建二程书院,躬劝农桑,大力发展经济,还遍访境内文物古迹,妥善加以保护,使偃师的文风为之一振,由于政声显赫,他后来官至侍郎。当年他来到汤泉村后,发现颜真卿墓被无知之人糟蹋得不成样子,只是在荒烟白草间隆起了一座孤坟,他便派人清除杂草荆棘,整修墓园,并撰文立碑,以期人们永远记住这位先贤。
明碑旁边的另一通古碑立于清朝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高1.45米,宽0.6米,厚0.17米,上刻“福唐赠司徒谥文忠颜鲁公之墓”,是当时的河南知府张松孙和偃师知县汤毓倬所立。据《偃师县志》记载,明、清时期,每到春、秋两季,朝廷都要特拟对颜真卿的祭文,由地方官员前来设祭宣读,盛况空前。
邙山南麓埋忠骨
颜真卿是唐代杰出的政治家、书法家。为官从政,他公忠节义,曾在安史之乱中力挽狂澜,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被封鲁郡公;研习书法,他不断革新,开创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被苏东坡誉为“书至于颜鲁公”,直到今日,“学书当学颜”仍是人们的一个追求。
史料记载,颜真卿祖籍琅琊(今山东临沂),为唐代京兆万年(今西安)人,他的墓怎么会在偃师汤泉村呢?
孔令轩等人介绍,颜真卿26岁举进士第,踏上仕途,先后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为人耿直。开元年间,由于受到奸臣杨国忠排挤,担任殿中侍御史的颜真卿离开京师,出任平原(今属山东)太守。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河朔尽陷,只有平原城还控制在唐军手中。危急时刻,颜真卿首倡义旗,鼓励并联络堂兄、时任常山太守的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一时间,附近17郡的官员兵将都来归附,推其为盟主,合兵20万,阻断燕赵之路,迫使叛军不敢急攻潼关。
次年正月,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颜季明被捕。随后,叛军特意把颜杲卿押往洛阳,绑在洛河天津桥的柱子上,欲杀一儆百。叛军穷凶极恶,一边用刀节解颜杲卿,一边生吃其肉,而颜杲卿毫不屈服,受刑中仍骂不绝口。无奈,叛军割断他的舌头,将其残忍杀害。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颜真卿派人赶到洛阳等地,最终仅寻找到堂兄颜杲卿部分尸骨和侄子颜季明的头颅,并妥善安葬。悲愤之下,他挥泪写下了《祭侄文稿》这篇著名的祭文。
安史之乱平定后,颜真卿被调回京师,委以重任。他鞠躬尽瘁,为国分忧,但由于品性刚正,不时受到朝廷中一些权臣的陷害。唐德宗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蓄意谋反,于建中四年(公元783年)率兵攻陷汝州。宰相卢杞为报私怨,力劝皇上派颜真卿前往李希烈处劝说,实际是想借叛军之手除掉颜真卿。
据明代《一统志》、《博物志》等书讲,接到诏令,颜真卿明知前途凶险,仍毅然前去向叛军发布劝谕。途经洛阳时,他特别在这里短暂停留,看望了长期在偃师担任偃师丞的另一位堂兄颜春卿,并告诉亲友:“吾死之后,愿葬偃师。”
随后,颜真卿前往李希烈军营中,大义凛然宣读圣旨,劝其放弃叛乱,而李希烈则威逼利诱,欲使颜真卿归附于他。种种手段用尽后,李希烈看到颜真卿根本不为所动,遂将其扣作人质。唐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八月,颜真卿被李希烈派人缢杀,终年77岁。闻此噩耗,唐朝三军皆恸。后来,朝廷和亲属遵从颜真卿的遗愿,将其安葬于偃师汤泉的邙山南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