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16版:经典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鞍跨柳腰 舒展豪放
高贵典雅 英姿勃发
众志成城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9 年 5 月 6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洛阳 国宝档案
鞍跨柳腰 舒展豪放
记者 孟国庆 通讯员 张玉芳 文/图
  文物名称: 彩绘打马球陶俑

  年    代: 唐代

  尺    寸: 通高36厘米 长40厘米

  现    藏: 洛阳博物馆

  体育文物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可以领略到祖国博大精深的体育文化。中国古代体育可分为射、御、弈、球类、角抵、龙舟6大类。在球类运动中,就有骑在马上以杖击球的运动项目——马球。

  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洛阳邙山徐村发掘一座唐代墓葬时,出土了一件彩绘打马球陶俑,白色胎体,红色彩绘。马小耳短尾,引颈嘶鸣,三足紧扣底版,右前蹄轻抬,仿佛正在蓄积能量,飞奔向前。马鞍上骑坐着一位女子,你看她头绾单髻,身着翻领右衽窄袖衣,左手持缰绳,右手握物已佚,身体在马背一侧大角度倾斜,好像正在击球。

  马球是马术和球类的结合体,对技巧要求更高,在古代属于百戏杂技节目。除马以外,主要器械有球和杖。根据古籍记载,马球大小如拳头,是一种外面包皮、内置毛发等的软毬。杖又称球杖、鞠杖,外裹牛皮,由木制或藤制而成。曹植《名都篇》诗云:“连骑击鞠壤,巧捷惟万端。”其中击鞠就是击马球。马球在汉末出现,流行于中原地区以至黄河流域,到隋唐继续发展,在唐代风靡一时。唐太宗热衷于马球运动,因此很快普及到宫廷内外,甚至妇女也追赶时尚,积极参与。前蜀王建诗“新调白马派鞭声,隔门摧进打球名”,五代十国著名女词人花蕊夫人诗“自教宫娥学打球,玉鞍初跨柳腰柔”,描述的正是当时妇女打球娱乐的场景。女俑姿态轻盈优美,动作舒展豪放,妩媚动人,与其说是在运动,不如说是在舞蹈。

  在我国唐代墓葬中,保存着很多打马球的资料。1972年陕西章怀太子墓中有一幅马球图,20多匹骏马匹匹体态丰满,骑鞍打球者头戴幞巾,着各色窄袖袍,脚穿黑长靴,左手执马缰,右手执偃月形球杖,以各种姿势飞奔向前击球,展示出激烈的击球场面。1956年在唐大明宫遗址出土的一块奠基石碑,是唐廷内建有马球场的实物证据。陕西长安、临潼均出土有白陶彩绘打马球陶俑。新疆吐鲁番和江苏扬州各发现一件唐代女子打马球铜镜,4个打马球者分为两组,一组挥舞球杖,另一组正欲抢球。中国古代马球场一般设在繁华城市郊外的空地上,四周有墙,高约1米,碎石砌成,是打马球时的边线墙。

  古代的波斯和中国一样,都有马球活动。马球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这件打马球俑,马匹如跃如飞,骑者酥胸半露,身体前倾,神情专注,作击球姿势。马的飞奔和人的前倾相互呼应,再现了大唐盛世那种自强自信、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