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阳的历史家底很厚,战国时期的韩国,就曾把都城放在宜阳的韩城。当时的韩国全境恰恰把周(洛邑)包住,于是也把一些历史故事包住了……人文宜阳,典故多多,今天先从韩城说起,因为在古代,韩城才是宜阳的政治、经济中心。
正是炎炎夏日,通往宜阳的公路上,白花花地跳动着阳光。
《经典洛阳》承担着梳理洛阳各县(市)区历史的任务,此前已经写过《偃师篇》和《洛宁篇》,而这次来宜阳采访,却是受当地民间一个文化人的邀请,他已经68岁了,名叫乔文博。他从晚报上看《经典洛阳》,记住了记者的名字,便从宜阳搭车跑来找。由于彼此不认识,他还特地在涧西下车,拉上一个洛阳文人来做“中间人”。
让人感动的是,这位老人不是请记者为他自己做宣传,而是让记者去写宜阳历史的。更让人感动的是,他弄不到车,就想办法和宜阳县宗教局局长说了说,可该局也没有车,便花钱租了辆车来接记者。
到韩城大桥时,乔文博让停车,说这桥下便是宜河了。宜阳县名的来历,需从这里说起……
宜阳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
原来,洛阳身边的这个宜阳县是一个历史大县。自战国时期韩国在此置县开始,该县先后被称为宜阳、福昌、甘棠、寿安、兴泰等,其中使用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就是现在的县名——宜阳。
那么,宜阳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呢?
洛阳因洛河而得名,宜阳因宜河而得名。可是,当我站在宜河大桥上,看着桥下这条小水沟似的宜河时(如图),立即产生了疑问:按照中国古代地名的命名规律,山南、水北为阳,洛阳位于洛河的北面,自然可以叫洛阳,但现在的宜阳县城在宜河的东南,怎么能叫宜阳呢?
原来,古代的宜阳城多次变址,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靠西的韩城才是宜阳的政治中心。也就是说,古代的宜阳不是指现在的整个宜阳县,而是单指眼前的这个韩城,古称韩宜阳城。
如今的韩城,大桥的东边是东关,大桥西边是西关,通往洛宁的公路直直地从城中穿过。桥西靠北一侧的马路边,是韩城羊肉汤的荟萃之地,一家一家的羊肉汤馆紧挨着;路南则有医院、汽车站等建筑,外墙上镶嵌着白瓷砖,已看不出古城的气息了。
站在宜河大桥上放眼望去,这一带土质肥沃,地势平旷,宜河水从西北蜿蜒而来,沿南北方向把古镇切为两半后,又折向东南注入洛河。乔文博说,宜河过去水量大,原名“西度水”,是因水从韩城西边穿过而得名。
上世纪50年代前,韩城一带民居的门楣、堂号以及随身携带的布袋钱搭上,还可以看到“古韩国”、“古韩关”、“古韩遗风”等字样。当地人以这里曾是古韩国而自豪,还会对外地人如数家珍地说:你看!北边秦山上那几个大土堆就是韩王冢,镇北的王瑶村有韩王的点将台,点将台东边有韩王阅兵的跑马路,镇西还有秦王寨,据说是秦王攻韩屯兵之地……
乔文博说,这一带的历史积淀很深厚,常能挖出来铜矛、铜箭头等兵器件。而在王瑶村一带,盗墓贼还挖出过青铜鼎、编钟和成袋的古钱。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这里是重要的商业城市和战略要地。
韩城作为战略要地,是从韩国在此建都开始的
战国时期,韩国和秦、楚、齐、燕、赵、魏等诸侯国一起,被称作战国七雄。韩国的疆域包括今山西东南和河南中部一带。
如果仔细看战国七雄分布图,你会发现韩国的国土正好处在秦、楚、齐、魏几个国家的包围圈内。这几个大国都曾称霸,军事力量强大,这样一来,在夹缝中生存的韩国就要受点儿窝囊气了,所以需要经常迁都。
过去读历史,只说韩国的国都在禹县、在新郑,但这都是后来的事情了。其实读韩国的历史,应该再往前追溯一下,以周天子承认韩国为诸侯国之时为上限,也就是说,要从韩武子时(公元前424年~公元前408年)算起了。
我们知道,周代的国家政体是由分封形成的邦国联盟制,其内部机构十分松散,分封在各地的诸侯国仅向周天子缴纳贡赋,其邦国事务各自为政。东周末年天子势微,对诸侯国的控制力越来越弱,于是出现了诸侯割据称霸的混乱局面。各诸侯国攻城略地,连年征战。韩武子原系金国大夫,其封地在韩原。公元前424年,韩武子自封地韩原动迁宜阳建都,而这个宜阳当时名叫韩邑,也就是今天的韩城。
所以,《战国策·秦策二》高诱注:“宜阳:韩邑,韩武子所都也。”由此可知,韩国的开国君主不是后来的韩景侯,而应该是韩武子,宜阳是韩武子东迁求发展时所建的第一个都城,建都时间应为公元前424年~公元前408年。
公元前307年,韩国丢掉西部重镇宜阳
韩武子东迁后,逐渐控制了三川地区。
所谓三川地区,古指灵宝以东,黄河以南的伊、洛河流域和北汝河上游地区。当时,韩武子以宜阳为都城,又在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新城(今河南伊川西南)设立两个军事据点,从西、东、南三个方向完成了对东周国都洛邑的包围。
当时他在宜阳建都,有两个目的:向西可以拒强秦,向东可以窥周室,如果经营得当,还可“挟天子以令诸侯”,因为在宜阳建都离洛邑最近,离周天子最近。
但历史没有给韩武子机会,他周围的“超级大国”太多了!
先是南方的楚国看上了韩国的战略地位,打算拉拢韩国共同抗秦,就委托当时最著名的合纵家、洛阳人苏秦来了。这时韩国已是韩宣惠王主政,苏秦对他先是一番奉承,说韩国拥有这么好的地盘,这样强的兵力,不必要去当秦国的附庸,不如和楚国联合。韩宣惠王采纳了苏秦的建议,在一段时间里走的是联楚抗秦的路线。
但是,这触怒了西方强大的秦国。秦惠王为了制服韩国,先悄悄地与韩国南边的楚国及北方的魏国修好,稳住了南北两翼之后,从公元前316年开始,用5年的时间不断伐韩,数次陈兵于宜阳城下,使韩国损失惨重。
公元前311年,秦国委派张仪到韩国劝降,并威胁韩王:“大王不事秦,秦下甲据宜阳,塞成皋,则王之国分矣……为大王计,莫若事秦而攻楚。”这是以胜利者的姿态对韩王下达命令。结果,韩王慑于秦国的淫威,不得不屈从于强秦。
但投降是没有出路的。韩国企图在秦、楚两个强国之间委曲求全,结果从哪一边也没讨到好处。公元前307年,秦派大将甘茂攻韩,“斩首六万,遂拔宜阳”。韩国丢掉了西部重镇宜阳,从此一蹶不振,在公元前230年为秦国所灭。
作为地区性政治中心,韩城无疑是兵家必争之地
从以上的历史来看,战国时期的韩宜阳城,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对于几个诸侯国来说,谁能在宜阳立足,谁就可以扼控周室,问鼎中原。从韩武子公元前424年定都宜阳,到公元前307年秦将甘茂拔宜阳,百余年间,宜阳城下发生过多少战事,数也数不清。仅从“斩首六万”这次战役来看,双方相持达5个月之久,说明韩城既是块大肥肉,也是个火药桶,是兵家必争之地。
当时的秦军作战能力非常强,人称“狼虎之师”,而韩城面对强秦竟能够坚守5个月,说明此城的经济实力和后勤保障都很强。战国以前,大城不过三百丈,居民不超过三千家。到了战国时期,千丈之城、万家之邑已经出现。韩国的宜阳城到底有多繁华?请看《战国策》的记载:秦初攻宜阳,周君谓赵累曰:“子以为何如?”对曰:“宜阳必拔也。”君曰:“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秦必无功。”
这里提到的周君,说的是周天子。这段话的意思是:秦国初次攻打宜阳,住在洛邑的周天子和他的大夫赵累预测战役的胜负。赵累认为韩必败,而周君认为“秦必无功”,理由是韩宜阳城是个大城,城市规模大,人口多,存粮可以吃数年,秦军拿它没办法。
后来的事实证明,周君的预测是正确的,秦国此次攻宜阳,的确是无功而返——“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从周君的这些描述看,当时的宜阳城是繁荣的通都大邑,单是有才能的人就有十万,城区人口想必有数十万之众。
1989年,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对此城进行了实地测量,确定其郭城略呈长方形,南北1510米~2150米,东西1630米~1843米,总面积约310万平方米。残存城墙现存高3米~8米,上宽约4米,下宽约8米,说明此城有相当的规模。
历史还记载,自从韩国置宜阳县,后经南北朝、隋到唐初,韩城先后为州、郡、县治所,累计达900年之久。今韩城东关尚保留有城隍庙,这在国内县以下城镇中极少见。作为地区性政治中心,作为扼控交通的战略重镇,韩城无疑是兵家必争之地。
沿着两条残存的城墙走一走,才体味出当年韩城的恢宏气势
一路走来,听着乔文博的介绍,使人愈加感到这里历史土层的深厚。于是,我走到田间去摸这些老黄土,试图找到“老韩国”的气息。但是,这些黄土除了给我成熟的麦穗外,就是一些化学农药的气味……
时代变了,韩国败了,韩武子已经远走了。
但是,从郑卢路和南闫路交叉处西行100余米,能看到一条南北方向的小岭默默地横在面前,当地群众称其为城墙岭。乔文博说,这就是当年韩宜阳城的东城墙。再往北行约500米,有一个村叫城角村,这个村名已很能说明问题了——这里,正是昔日韩城的一个城角。
从城角村西行,还有一条更长的残垣,长近2000米,断断续续一直延伸到韩城北部的王窑村。沿着这两条残存的城墙走一走,你才能体味出当年韩宜阳城的巨大规模和恢宏气势。城北的昭侯冢依然高耸,俯视着脚下的良田沃野,也俯视着我们这些当代人,把关于韩城的昔日记忆,一点一滴说给我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