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精神紧张刺激日益增多,精神心理疾病已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很多人担心自己或家人患了心理疾病而求助于专家和医生,其中的确也有一些担忧纯属“草木皆兵”,那么究竟如何判断一个人精神是否健康呢?
所谓精神健康是指成功履行精神功能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能产生建设性活动,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调整自己以适应不良环境。一般来说共有九大标准:
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惶惶不可终日,人便会很快衰老。抑郁、焦虑等心理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失调,甚至会导致病变。
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如果勉强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于身心大为不利,甚至会给健康带来麻烦。
生活目标切合实际。由于社会生产发展水平物质生活条件有一定限度,如果生活目标定太高,必然会产生挫折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因为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层次的,与外界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保持个性的完整及和谐。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种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方能得到最大的施展。
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很快,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应手,以取得更多成功。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中,有积极的关系,也有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人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体验。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释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对身心健康无益。
有限度地发挥才能与兴趣爱好。人的才能和兴趣爱好应该充分发挥出来,但不能妨碍他人利益,否则,会引起人际纠纷,平添烦恼,无益于身心健康。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当然必须合法,否则将受到良心的谴责、舆论的压力乃至法律的制裁,自然毫无心理健康可言。
(黄松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