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一名老师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现象:一位老人领着一个孩子在路上走,孩子不小心被石头绊倒了哇哇大哭,老人说:“都是这石头不好,把我们的宝贝绊倒了,我们打它好不好?”孩子果然止住了哭声,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景,爷孙俩对着地上的石头又踢又打。这就是“碰石头”现象。
试想如果在生活中出现了“碰石头”的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如果是我,我不会急于扶起摔倒的孩子,而是让他自己爬起来,然后告诉他因为他没有看见地上有块石头所以绊倒了,下次走路的时候要注意。也许孩子会因为摔疼了而哭泣,但他因此会明白不是石头长得不是地方,而是自己走路不小心。
作为教师,我希望为学生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而不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可是我在上音乐课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习好的学生在做其他科目的作业,而学习不好的学生不是开小差就是睡觉,或者干别的事情。作为音乐老师有时也觉得只要课堂上不出什么乱子,不要大声喧哗搞得课堂太吵闹就行了,这样的行为就如同“碰石头”一样。学生对音乐课不感兴趣,原因在于老师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如果一味地把责任归咎于学生对于现在的音乐课程内容不理解,那我们无疑与“碰石头”中的老人没有什么区别。
我又想到我们学校的一位语文教师上的一节观摩课,课堂内容是鲁迅先生的《祝福》,这位老师没有按我们以前授课的方式进行,而是在课堂上设置法庭,让学生当律师相互辩论来发现祥林嫂悲剧的真正凶手。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对《祝福》、对祥林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大胆尝试,比如:在学习戏剧与音乐的时候,可以用无声和有声的方式让学生对画面和音乐的结合有更深刻的认识。在学习《梁祝》这种经典作品时,也可以把小提琴的《梁祝》、二胡的《梁祝》、电影的《梁祝》、舞蹈的《梁祝》放置在一起进行比较。在学习《天鹅湖》时,我们也可以把动画片的《天鹅湖》放在导入中,使高雅与通俗相结合。
只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大胆尝试、努力探索,避免“碰石头”现象的发生,音乐课也可以上得有声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