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药安全,马虎不得。 |
|
合理配药,避免不良反应。 | |
7月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始启动全国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以达到提高药品标准,控制安全隐患,提高产品质量,及时淘汰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品种的目的。
令人瞩目的是,今年以来,有关双黄连、清开灵等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事件频发,尤其是清开灵注射剂连续出现死亡病例。
在我市,药品不良反应亦不容忽视,截至昨日,已出现药品不良反应2100例。而去年,我市共收集、整理、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病例达5000多例,超过了国际药品监测合作中心要求的每百万人口年均送报30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水平。
那么,中药注射剂究竟怎么了,患者应如何避免药品不良反应呢?请关注本刊特别报道——
中药注射剂 缘何成“致命杀手”?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的频频出现,与滥用输液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在临床中忽略中药针剂的一些使用要求有很大关系,究其原因,主要由医院、医生、患者以及医患关系这4个方面的因素造成。”昨日,谈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问题,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笑可语调沉重。
他说,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的频发,与一些医生对中药注射剂的特点把握不全面,护士在配药时忽略中药的配药规定有一定关系。因为,中医治疗讲究辨症施治。辨症,即辨别症候,是指通过切脉、观察、询问等方式,对一系列症状进行病理分析后,得出诊断结果。如,感冒在中医上分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双黄连应用于风热感冒,若误用于风寒感冒则将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特别是,中药注射剂在使用时,严禁混合用药,尽量不联合用药,如果确需联合用药,可通过输盐水等方式,得到时间的缓冲,但在临床上,一些医生和护士往往忽略这些规定。这样,由于不合理用药、不合理配药往往造成药品不良反应的出现。
同时,按照科学的治疗方式,应是能口服药物的就不采取肌肉注射的方式治疗,能采取肌肉注射的就不采取静脉注射的方式治疗,但是,近年来人们却“偏爱”采用输液的方式治疗。因为,从医院的角度来讲,输液意味着收入将比仅仅开药要多得多,所以,一些医院往往鼓励医生采取输液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从患者方面来说,患病后希望立即治愈,愿意选择输液治疗;从医生的角度来说,一方面出于创收的考虑,另一方面因近年来医患关系比较紧张,而不愿和患者就治疗方式进行更多的争论,常常迁就患者,对患者提出的输液要求不坚持自己的意见。由此,造成了70%以上的用药过程存在用药不完全对症、剂量不合理的现象。
昨日下午,记者在涧西区一家医院的儿科门诊看到令人深思的一幕:
一名抱着3岁孩子的年轻母亲问大夫:“孩子都输了3瓶液体了,为啥还没有退烧?”
大夫:“你刚才看病时,又不让我拿治疗意见,而是拿着别的医院的处方让我照着抄一遍,而那个处方上开的没有退烧药,所以孩子不会退烧。”
年轻母亲:“那你也应该提醒我一下呀!”
大夫:“你刚才又不听我的,一个劲儿地说,我如果不照那个处方开药,你就拿着处方到别的医院输液了。”
…… ……
由此可见,患者在治疗时往往带有盲目性。其实,医生给患者治病时,要先考虑治疗方式能否给患者带来危害,然后再考虑如何有效治愈,否则,将出现老病未好,新病又来的现象。
那么,应如何合理用药,远离药品不良反应呢?
安全用药 离我们有多远?
“中药针剂不良反应事件的增多,同人们对中药无毒副作用的认识误区有关。”王笑可说:“古人早就说过,虽甘草、人参误用亦致害。”
目前,民间和有关媒体对中药用药安全及其产生的不良反应存在着片面的理解和错误的认识,如,“中药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纯中药制剂,绝无毒副作用”、中药“有病能治病,无病能健身”等等,随之而来的是有关中草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也在增多,国际药品监测合作中心亦制定《草药制剂不良反应监测指南》,以起到指导草药及其相关制剂安全性的监测作用。
据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监科负责人介绍,中药不合理用药引起药害的原因主要有:有毒中药成分引起、中药用量不当引起、中药来源品种不同引起、辩证用药不当引起、中药材未经炮制或炮制不当引起、中药误服误用引起、中药污染引起、用药途径不当引起、用药时间过长引起、中药配伍不当引起、中西药配伍禁忌引起、年龄和性别与体质差异引起、中药注射剂质量引起、外用制剂辅料所致等等。
尤其是中西药在配伍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协调性,否则将会出现较大危害。
目前,药品不良反应已成为医学界的大敌,并被视为一种新的药物流行病。国际药品监测合作中心的报告显示,全世界1/3的死亡病例的死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不合理用药。根据美国150家医院提供的39项研究报告得出的结论,即使按医嘱正常用法、正常剂量用药,全美每年仍有200万人由于发生药品不良反应而导致病情恶化,其中有10.6万人因此而亡。在我国,每年住院病人约5000万,约5%的患者与药品不良反应有关,住院病人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在10%至20%,其中有0.24%至2.9%的患者因药品不良反应而亡。
那么,应该如何合理用药,远离药品不良反应呢?
合理用药 远离不良反应
随着现代医学和药学的飞速发展,多药并用的现象十分普遍,尤其是在老年人当中,据统计,一些医院的门诊病人中服用6种以上药品的占37%。专业人士指出,在古时候的经典方剂中,一个药方的药物常在四味至八味,十味药组方即称“全”,但目前许多中药配方的药物有20多种,用药品种越多,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也就越大。
据统计,目前,在国内超过50%的药品不良反应是与剂量有关,并且是可以预防的,在致死性药品不良反应中,57%可通过专业药师的工作加以预防,所以,患者在用药时应多听取专业药师的意见。专业药师可以根据病人的肝脏、肾脏等器官的功能,合理选用药物,从而避免药物对病人造成的伤害。
同时,对于选择到零售药房购药者,一定要克服认识上的误区,如,认为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价格贵的药品更安全,新药比老药更安全有效,进口药比国产药安全,非处方药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中药不良反应比西药少等等。尤其是患者在用药时,不要盲目跟着广告走,应向药店的专业药师咨询后,再决定所购药品的种类。
但是,记者在我市几家大型药店观察到,人们购药的目的性较强,大都是有备而来,不就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对执业药师进行咨询。
这说明,要做到安全用药,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保障人们用药安全不仅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