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各县《县志》在展现民俗风情时,往往采用文字配图的方式,但旧《宜阳县志》却用竹枝词来记录民俗活动,这些词集中起来共有20首,创作年代均不可考,有的词语言清新明丽,有的却有错别字,显然采自不同文化层次人之手,从中可窥历代民情,是很好的文化遗产。
最近,宜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提供了20首竹枝词
竹枝词这种诗体,与唐代洛阳诗人刘禹锡有着密切联系,也是洛阳人喜欢搜寻和研究的课题。“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这是刘禹锡写的一首竹枝词。
竹枝词的前身是巴蜀民歌,从唐代刘禹锡开始,竹枝词开始由民歌演变为文人诗体。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发现蜀地有《竹枝》联歌,可边唱边舞,内容通俗易懂,乡间俚语皆可入诗,他由此受到启发,便仿效屈原作《九歌》的方式作《竹枝词》9篇。此后文人纷纷效仿,使竹枝词变为一种文人诗体。
最近,宜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提供了20首竹枝词。这20首竹枝词,全部收在旧《宜阳县志》中,均无作者名字,写作年代亦不可考,乃历代收集者归纳连缀而成。这些词作,有的语言清新明丽,有的却有明显的错别字,显然采自不同文化层次人之手。值得欣慰的是,这些竹枝词涵盖面广,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民间节令,遇到难懂的词汇,后面还有注释。第一首写的是春节习俗——
插柏悬符万户春, 五更竹爆报元辰。
霞明烛尽参神了, 闾里聊(联)翩贺岁新。
这首诗说的是,过去宜阳农家过春节时,大门上都要插柏枝,还要贴新符。到了五更天,燃放爆竹,朝霞出来时,蜡烛点完,祭祖参神仪式也结束了。乡亲们相互走动,恭贺新年到来。这等情形和洛阳的新年风俗基本一致,不同的是洛阳祭祖拜神的时间还要早些,天没亮就拜完了。这首诗中有一个别字“聊”。
城市星桥驾(架)彩虹,
上元灯火彻霄红。
踏歌夜半声犹沸,
十二峰头月正中。
过去,宜阳人都在县城闹元宵。元宵之夜,满街灯火通明,人们尽情欢乐,直到半夜才回家。这时看到一轮圆月,正好挂在锦屏山的十二峰头上。如今,宜阳县修起了滨河游园,这儿的空间很大,很多活动已挪到这里举行了。值得注意的是,宜阳人闹元宵时还要“踏歌”,群众边唱边跳,这是洛阳市区所没有的。
民俗娱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顺着节令依次进行,不同的节日安排不同的文化活动
节日一般都在农闲时节。过了春节,田里麦苗青青,还不到收割的时候,春天正往深处走,到处是花。当洛阳城内人开始赏牡丹时,宜阳人就要赶庙会了,而且是一个庙会接着一个庙会地逛,一路走来,顺便把“踏青”也给捎带了。
香山阁上鼓渊渊,恰是笙歌落九天。
见说城南春色好,看花争到锦屏前。
宜阳的那个锦屏山,很像县城的屏风,也是宜阳的标志性符号。山腰里有个香山寺,如果从那里传出阵阵鼓乐声,说明庙会已经开始了,人们一边逛庙会,一边看城南春色,在锦屏山路过时争相看花,不放过好景致。
寺藏修竹水如螺,二月春山赛社多。
梵呗嗷嘈听不辨,进香人击木鱼歌。
香山寺庙会结束后,灵山寺庙会又到了。青青翠竹,盈盈碧泉,吸引老百姓朝庙进香,诵经声、木鱼声相互交织着,嗡嗡声一片,有着另一种热闹与和谐。
古代农耕社会里,人们对土地五谷之神(即社稷之神)非常敬畏,每到春秋社日,农夫都要来到田野,找棵大树摆上供食,设祭敬神,祈求丰收。反映这种活动的竹枝词也有一首:“击鼓迎神在野台,田夫结伴携柑来。桑麻话久斜阳晚,都向东郊扶醉回。”农夫们祭神之后,总爱围拢在一起,享用神灵“吃过”的供食祭果,同时饮酒。斜阳里,春风里,青青田野里,农夫们好不快活,喝醉了就相互搀扶,大醉而归,这等乐事城内男人无法领受,是非常独特的乡村画面。
村郊如画,杨柳如烟,隔墙花影动,儿童戏秋千——这时的农村风景,真的要比城市好!时令就这样往前走,清明节到了,该给祖上上坟了。这时候上坟,只要不是上新坟,大家的心情都是愉悦的,并不像杜牧说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而是“村郊如画柳如烟,祭扫人归夕照边。怪得隔墙花影动,邻家儿女戏秋千”。你该说宜阳人咋这么没感情!上坟好像去旅游一样,把风景写得那么好!其实,杜牧《清明》诗规定的“欲断魂”的氛围,只有文人喜欢,农人不喜欢,农人春日去上坟,从来不哭,一路走来,说说笑笑,彼此高兴地打招呼,没有见谁哭丧着脸的。
所以,来自民间的竹枝词,才更真实地展现了清明景象。
端午节这天,男子黎明即起,带上镰刀到野外采集带着朝露的艾蒿菖蒲,驱虫避毒
三月三,我国有祓禊(fú
xì)之俗,这种民俗也起源于洛阳,此前没有诗歌方面的证据,现在总算在宜阳竹枝词中找到了,竹枝词里有首专门叙述祓禊之事的词:“春暖晴滩禊事修,踏青人尽出城游。羽觞胜迹传千古,洛下遗风此处留。”
三月三就是上巳节,主要进行祓禊活动,即以沐浴方式避灾去邪。但这种沐浴不能在家中,而要在野外进行。宜阳县河流众多,有洛河、昌河、宜水等六七条河流,找一条河溪沐浴是非常容易的事。诗中提到“洛下遗风”,是说祓禊活动发源于洛阳,从周公时代就有了。宜阳靠近洛阳,继承了“洛下遗风”。
人们沐浴过了,还得让佛沐浴。四月初八是浴佛节,老百姓到佛寺烧香施舍,叫做“浴佛”,或者买鱼、龟、螺、蚌等,到水边放生。宜阳寺庙众多,有灵山寺、香山寺、龙潭寺、五花寺等,寺庙内都有放生池,四月初八这天,浴佛放生便成一景,僧人设坛念经做法事,欢迎善男信女前来浴佛。
原来担心20首竹枝词中没有反映浴佛节内容的,因为事涉宗教,不关农人,此前也查阅过不少地方志,没发现这方面的民间诗歌,但竹枝词中竟然有!不过此诗可能有毛病:“四月初旬选沸场,提篮村妪竞烧香。愿凭华界香云现,永拥尧天化日长。”诗中写的“选沸场”,不知是什么意思,是选一个沸腾的场面吗?好像不是,恐怕应是“选佛场”。据说到了这一天,宜阳民间家家煮豆,出门时都带着豆子,见了街上的人,无论认不认得,都给人家豆豆吃,意在施舍求福,广结善缘。
过了四月尾,便到五月头,该迎接端午节了。豫西人不像南方人那样赛龙舟,而是跑到山上割艾蒿:“不学龙舟戏水中,竞将艾酒赏榴红,彩丝角黍家家遍,碌碡场边有醉翁。”
到了端午,家中男子黎明即起,带上镰刀来到野外,采集带着朝露的艾蒿菖蒲,拿回家后往大门上插一些,剩下的浸酒或拧成蒿绳,点燃以驱虫避毒。少男少女头簪榴花,胸佩香袋,手腕上脚脖子上还要缠上彩色丝线,以避邪消灾。已经出嫁的女儿,要回来探亲,大伙儿痛饮雄黄菖蒲酒以避五毒。
这首竹枝词写得非常好,第一句很真实,符合中原一带的习俗,因为河南不是江南,不会去搞龙舟戏水,豫西有的是艾蒿,可以挥镰割艾。最妙的是“碌碡场边有醉翁”,老汉们喝醉了,歪倒在碌碡场边,看上去又可笑又可爱。
宋代灵山一带,水网密布,莲塘片片,采莲姑娘荡舟采莲,唱着民歌
宜阳竹枝词还告诉我们一个信息,古代孟津、偃师、宜阳一带,种着很多水稻,湖泽密布,溪水潺潺,到处是水,气候温暖似南方。宋代灵山一带,水网密布,荷花盛开,莲塘片片,采莲姑娘荡舟采莲,唱着民歌;棋盘似的水田里,插稻农夫击壤高歌,一派江南景象。所以无论新旧《宜阳县志》,都有
“灵山寺前,居人多种藕稻,五六月间,花开最盛”的记载。
七月七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此节有点女性化的味道,《宜阳县志》卷八记载“七月七夕为女节,供瓜果,祀天孙以乞巧”,天孙即织女星,此夜的天空,织女星是主角;此夜的大地,年轻女子是主角。到了晚上,姑娘们纷纷在庭院中放置水盆,将事先藏在瓷器内的小麦、玉米、绿豆等七种豆谷取出来,置于水盆中,如果谷豆发芽,又长又直,能直立浮于水中,便是胜利者,因为这种芽,需在选种、浸泡、束丝等全过程中处处用心,施以巧手,不然生出来的芽又短又细又扭曲,歪倒在水中,十分难看。
巧芽簇簇恰盈盈,水面纷披月有痕。
怎见如花成片段,大家欢喜谢天孙。
试想七夕之夜,新月初上,银河在天,供果在地,一群姑娘焚香拜月之后,围拢在水盆边,验巧拙,比高下,其情其趣多么动人。那些取胜的姑娘,便是巧姑娘,受到大家的高看,之后便有提亲的人上门了。
接着,八月十五是绕不过去的节日,“梨饼堆盘问酒醪,桂花庭院月轮高。何人错记蓝袍事,却与嫦娥祀枣糕”。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每到这天,人们在庭院里摆上月饼、水果,祭月、拜月、赏月,祈求平安团圆。但宜阳比别处多了“一道工序”,除供献月饼外,还要向嫦娥献枣糕,所以写“何人错记蓝袍事,却与嫦娥祀枣糕”,这是说宜阳人心地善良,故意混淆供品和对象,把供奉蓝仙人的枣糕也拿来敬祀嫦娥,让她青春永驻。
重阳故事艳题糕,凤岭龙山竞说豪。
争事农家洞天好,神林高处好登高。
九为阳数,两九相重即重阳。在洛阳风俗中,重阳节要出游登高、吃重阳糕,饮酒作乐,而宜阳是农村,只登高吃糕,不吃酒。诗中所写的“凤岭”,指的是县城西十五里处的凤凰山,“龙山”是城东十五里处的喊龙山,皆为实实在在地名,不是诗人的虚指。这两个地方,风光俏丽,是登高的好去处。而最好的登高之地则是神林峪,所以诗下有注“神林峪在城西最高处,每岁重九日,邑人登高,多在其处”。神林峪即今宜阳电视台发射塔所在地,海拔600余米,地势最高,过去植被好,所以叫“神林”,如今的植被已不如古代茂盛了。
综观这些竹枝词,语言流畅,通俗易懂,极少用典,一般读者基本可以看懂。整理出来,是为文献。
《河洛春秋》宜阳篇即将结束,接下来请看完结篇《寻觅女几祠,漫说彭娥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