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生合理诊断、用药,是杜绝药品不良反应的重要环节。 |
| 科学用药,才能有效治愈疾病。 |
|
8月11日,国家药监局公布《药品再注册工作方案》,要求各省级药监部门全面开展药品再注册审查审批工作,未提供再注册品种5年不良反应总结的药品将不予再注册。
这是8月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继联合教育部、卫生部、中医药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中国科协在京启动全国“安全用药 家庭健康”科普宣传活动后,出台的又一强力举措。
此前,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有一半的药物被不合理应用,因而使病人产生耐药性甚至给病人造成严重伤害。
那么,我市的安全用药情况又是如何呢?请关注本刊特别报道——
1
日常用药 隐患不小
“(买)一盒新康泰克、一盒阿奇霉素、一瓶咳嗽糖浆。”昨日上午10时20分,在老城区一家药店,一名正在买药的小伙子不假思索地报出了一串药名,营业员忙为他“照方抓药”。
“就是昨天吹空调吹出来的一点儿小病,不用看,买点药一吃就好了!”当记者问这位穿白色体恤的小伙子找医生看病了没有,他诧异地说,“像感冒、发烧、喉咙疼这样的小病到医院去看还不够麻烦的,再说让大夫看看也就是开点儿感冒药、抗菌素,不如直接到药店买多方便呀!”
“不良反应?!不会吧!我买的都是一些常见药呀!”面对吃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的问题,小伙子非常吃惊,他表示多年来养成了小病根据经验自己买药的习惯,也搞不明白什么是处方药、非处方药,购买有什么“讲究”。
在西工区一家药店,一位执业药师说,由于到医院看病需要历经挂号、排队、划价、取药较为繁琐的过程,且医院的药价较高,所以人们对于像感冒、发烧这样的一些小病、常见病普遍不愿意到医院就诊、取药,而是按照经验或广告宣传直接到药店买药。这样在用药时就会造成一些药不对症、服用剂量不对等问题出现,从而影响疗效,且可能造成药品不良反应。
同样,在医院也会出现不合理用药的情况。
市中心医院主任医师、儿科主任郭卫芳说,目前就医中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滥用抗生素,而且是盲目选择三代、四代高档抗生素, 这样就会造成耐药性,以后可能出现有病无药可用的现象;二是不合理使用激素,一些医生为了迎合家长让孩子早退烧的心理而不合理使用激素,对孩子的发育非常不利;三是输液在临床上大量使用,也使得不良反应的几率增加。
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计数字同样惊人,去年,我市共收集、整理、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病例达5000多例,与前几年相比呈上升趋势,且超过了国际药品监测合作中心要求的每百万人口年均送报30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水平。
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安全用药呢?
2
不良反应 洪水猛兽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人士介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临床表现为副作用、继发作用、特异质反应、二重感染、药物依赖、致畸作用、致癌作用、致突变作用和变态反应等。
人们对药品有不良反应的认识源于1848年,当时一名15岁的美国女孩在手术中使用氯仿实施常规麻醉,手术期间出现室颤,抢救无效死亡。而从1956年至1963年,因使用镇静安眠剂反应停,在17个国家出现了1万余名畸形儿,使全世界认识到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
目前,药品不良反应已成为医学界的大敌,并被视为一种新的药物流行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全球有一半的药物在被不合理使用,因而使病人产生耐药性甚至给病人造成严重伤害。此次药品再注册将淘汰不具备生产条件、质量不能保证、安全风险高的品种,对安全用药起到积极作用。
3
不良反应 科学推断
那么,百姓在日常用药时,如何判定药品是否有不良反应?遭遇不良反应又将如何处理?
专家指出,可以根据服用时间来推断,如,用药后数秒种至数小时发生的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服药后半小时至两小时发生的不良反应,常见有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症状;用药后1周至2周发生的不良反应,常见为出现红斑、药疹、水肿等症状;停药后短时间发生不良反应,常见反跳性高血压等;停药后较长时间发生不良反应,有再生障碍性贫血、致癌和致畸等病变。
百姓用药后,如果感觉有不良反应,可到市内各医院反映。目前,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在我市相关医院建立起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人员将根据不良反应情况作出处理,并视情形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这些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送省里经过综合评价后,将有选择地报送国家评审中心,由国家评审中心决定是否对相关药品采取修改说明书、黑框警告、修改配方、暂停销售、撤市等行政措施。如果是生产厂家有意隐瞒有关药品的毒副作用而造成的不良反应,患者可以向其索赔有关损失。
4
合理用药 远离不良反应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人士指出,正确服药,也可以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世界卫生组织强调,合理用药要做到五个正确:正确的药品、正确的剂量、正确的给药时间、正确的给药途径、给予正确的病人。如,许多患者服药时,用唾液干咽或是用牛奶、茶水、米汤送服,这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用200毫升温开水送服,因为食道有一定容积,如果喝水少,药可能会在食道挂着,将刺激食道,引起副作用。
同时,在选择用药时要避免以下几个误区:
——凭感觉用药。
许多患者在没有确诊得的是什么病的情况下,凭着自我感觉就随便用药。如腹痛是一些疾病的共有症状,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使用止痛药,就会掩盖一些急腹症的症状,贻误治疗而造成严重后果。
——迷信广告用药。
许多患者片面听信广告买药,而有些广告是虚假宣传,夸大疗效,不讲它的副作用。
——相信贵药
许多患者的认识存在一个误区,就是觉得买贵的、买进口的肯定比国产的好,肯定比便宜的好,但这将使患者对疗效更好的药产生耐药性。其实一些价格非常便宜的药疗效也非常好,比如像扑尔敏抗过敏、红霉素眼药膏治疗眼科疾病等等。
——自行停药。
一些患者,特别是慢性病患者往往自己根据病情而选择停药,这也是很危险的。如,对于高血压患者,吃了几天降压药后血压恢复正常,但自行停药将造成病情的反复甚至恶化,对今后的治疗非常不利。
——尽量少联合用药。
许多患者认为多吃几种药,病会好得快,其实,有些药物联合使用将使毒性增加,产生严重不良反应。
相信随着“安全用药 家庭健康”科普宣传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将远离药品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