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仅有甜蜜的爱情是不够的,婚姻才是爱情的升华。(资料图片) |
|
近日,记者从我市一些城区婚姻登记处获悉,同其他年龄段相比,“80后”的“闪婚”、“闪离”现象要多于其他年龄段,与此同时,还有许多“80后”以同居的方式来“回避”婚姻。
那么,成长在“开放”冲击“保守”年代的“80后”,其婚恋观的变化又折射出了哪些社会问题呢?
“80后”
在同居与婚姻间徘徊
近日,某知名网站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68.2%的受访者认为,“80后”未婚同居现象日趋普遍;71.4%的受访者认为,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正处在事业起步阶段的“80后”年轻人,大多有婚姻恐惧症。
25岁的焦女士家住涧西区,她此前谈过两个男友,同居时甜蜜恩爱,可一旦试图走进婚姻,她就发现矛盾重重,最后无奈分手。而对婚恋观,她说:“在生活中,一方面总想张扬个性、率性自我,另一方面又感受到婚姻责任的压力,这样,同居而不结婚,让我们在责任和率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时代改革带来的新潮和冲击,让“80后”对婚姻的未来的不确定感更为敏感:有的“80后”担心婚姻成为爱情的坟墓,沉闷的婚后生活会击退浪漫和热情,从而无法一生厮守,但恋爱、同居则不需要承诺;有的“80后”认为,未婚同居因为没有一纸婚书的羁绊,各自经济思想独立,有着一份来去自由的洒脱;有的“80后”担心婚姻让自己突然变老,成为死板的大人。
从中可见,“80后”对婚姻的恐惧大多来自害怕自己不能承担婚姻的责任,没有准备好创造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家并为它承担责任,而对于婚姻生活的信心不足造成了宁愿同居不愿结婚的现象。
“80后”
“闪婚”“闪离”总伤情
在数字化高效率时代和“快餐”盛行的今天,“闪婚”和“闪离”似乎也成了“80后”率性而为的一种前卫标签。记者从我市一些城区婚姻登记处获悉,同其他年龄段相比,“80后”的“闪婚”、“闪离”现象也相对多些。
市民秦先生和冯小姐都是1986年出生的,他们认识一个月就办理了结婚登记。结婚的理由是“感觉找对了”,几天后这对新人又来到婚姻登记处填写离婚表格,理由是“感觉没了”,且认为“这是我们个人的事,没必要跟别人商量”。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闪婚”的“80后”,往往个性强、经济相对独立,一拍即合率性结合;而一些“闪离”的“80后”,可能仅仅因为谁洗碗、谁做饭等鸡毛蒜皮的小事,一句不合,互不相让,干脆离婚。但“闪离”过后,他们往往后悔,再次复合。这些特点一定程度上反映出“80后”在特殊环境成长中留下的性格缺点。
告别不想长大
迎接生活挑战
市心理咨询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蒋庆伟说,不管是同居的困惑、恐婚的情绪,还是“闪婚”、“闪离”的行为,暴露出的都是“80后”的心理脆弱。
对于多数“80后”而言,他们徘徊在“开放”和“保守”之间,虽然对同居等婚前性行为并非不能接受,但潜意识里受父辈影响,他们对婚姻的质量有一定的期望,于是恐婚、“闪婚”、“闪离”等行为的出现,也不难理解。
因此,“80后”应勇敢地走出以往生活环境给自己带来的独自面对生活的恐惧感,接受生活的挑战,和另一半共同用双手建起属于自己的爱的小巢,并坚定婚姻是可以通过相爱的两个人共同维护而天长地久的信念,从而主动地赢得新的、充满阳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