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至今,江西有60多位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先后实名开设“民生博客”。其中以南丰县县委书记傅清、万年县县委书记陈荣高为代表,前者的博客成了“第二信访局”,后者的博客更显得真实和亲切。但在这些博客中,有的是“空壳博客”,里面几乎没有内容,对百姓反映的问题也无回应;有的是“官文博客”,仅仅只是会议记录的重复刊登。
其实,这样的现象并不奇怪,人们倒应该先问问,县官们开博到底是为了什么?
近年,网络政治开始成为地方官员关注的焦点。网络这个平台既能直接汇集来自公众的第一手意见和建议,也容易成为群体性事件的发源地。因此,某些地方官员对此也颇伤脑筋,甚至出现了“灵宝帖案”这样用网下行政手段跨省追捕网上言论者的事件。但是,江西县官们的做法,向人们展示了网络本来就该具备的特点———平等和主动的深入交流,而非简单的政治虚荣。其实,目前我们的行政管理中,不正缺乏这样的互动吗?
县官们开博是好事,好就好在它让这些官员能坐下来,好好地和网友们聊聊。不过应该区别对待的是,有些县官可能确实因为工作繁忙,没时间上网说说每天的心情,接触网上热情的公众,所以,也就没必要把博客变成他们的政治履历。否则,其结果就是,在上面的压力之下,为开博而开博,就像前段时间某些地方公开官员手机的做法,人们打过去之后发现都是空号。公众吃了形式主义的亏,政府丧失了应有的信用,这样下来,谁也落不到好处。
当然,话又说回来,这些县官既然开了博客,就应该尽量维护好、利用好这个空间,不能一开了之,使之成为“空壳博客”。事实上,“官员博客”有着自身的巨大价值,对官员了解民情民意,作出科学决策,都有着其他途径不可替代的作用。关于这一点,傅清、陈荣高博客的火热就是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