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2版:要 览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住院报销封顶线由3万升至6万
唐朝:彩绘乐舞陶组俑
2009“感动洛阳” 十大年度人物开评
广告
甲流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 年 10 月 12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关注洛阳文物精品
唐朝:彩绘乐舞陶组俑
记者 孙利华 实习生 王子君 文/图
  编者按 2009大遗址保护高峰论坛期间,我市将同时举办《秦汉—罗马文明展》、《洛阳珍宝展》等系列文物精品展览,让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与中外文物瑰宝亲密接触。本报从展品中选择了部分文物精品,提前介绍给广大读者。

  大唐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一组烙上时代印记的彩绘乐舞俑,或许能带您梦回唐朝。

  1991年9月,一组文物精品在孟津县送庄镇西山头村岑氏墓出土,这是唐代的彩绘乐舞陶组俑。这组彩绘乐舞陶俑造型优美、栩栩如生,一经面世即引起广泛关注。彩绘乐舞陶组俑现由洛阳市博物馆收藏,共计10件,其中乐俑6件,俑高19.5厘米;舞俑4件,俑高28.7厘米。(如图)

  细细观察,组俑胎质细腻坚硬,粉白色胎体,虽经千年时光,俑身彩绘犹有存留。6件女乐俑,均呈跽坐状。俑头梳双髻,粉面朱唇,眉心间饰紫色花钿,身着半臂衫,长裙铺地,表情专注,作吹奏或弹奏乐器状。在乐俑的伴奏下,4件女舞俑翩翩起舞。乐舞俑表情温婉,面部丰满圆润,形体优美异常,突出表现了人体形态美,折射出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是唐代陶塑艺术的典型代表。

  一件文物的背后,是一个王朝的缩影。唐代乐舞气势磅礴,场面壮观,集诗词歌赋于吹奏弹唱,融钟鼓琴瑟于轻歌曼舞。乐舞在当时是一种时尚,上自帝王贵戚、文臣武将,下至平民百姓、乐工歌伎,男女老幼莫不会舞。不仅节日庆典有歌舞表演,连富贵之家外出郊游也要带上乐伎。

  从舞俑的姿态来看,学者判断应是当时非常流行的软舞。唐代软舞以舞动长袖或飘带为主,舞者低身举袖,犹如燕起纷飞,格调高雅,美不胜收。

  岑氏墓墓志表明,墓主人是唐代武周时期三品官刘广宗的夫人。岑氏出身名门,但20岁丧夫,一生郁郁寡欢。岑氏死后,其子刘敦行于唐大足元年(公元701年)将其迁葬于有“人间苏杭、地下北邙”之称的洛阳邙岭上。

  彩绘乐舞陶组俑是刘敦行为母表孝心的随葬品,也许他没想到,千年之后,这一随葬品会成为社会大众触摸历史、共享历史文化的“国宝”。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