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28家已发行的创业板公司全线超募,原计划募集73.9亿元,实际募集资金高达152.78亿元,超募幅度高达106.7%。
28家公司超募一倍
在第一批发行的10家公司中,原计划募资28.4亿元,但实际募资达到66.76亿元,超募38.36亿元,超募比例高达135%。其中,仅神州泰岳一家就超募了13.30亿元,超募比例高达264.94%。
第二批9家公司原拟募集资金18.21亿元,实际募集资金42.71亿元,超募资金24.5亿元,超募比例为134.54%。其中融资规模最大的爱尔眼科,拟募集资金数量为3.4亿元,实际募集资金为9.38亿元,超募5.98亿元,超募比例为175.9%。
第三批9家公司同样存在大比例超募现象,其合计拟发行1.9249亿股,实际募集资金45.3096亿元,原计划合计募资额仅为21.0015亿元。第三批公司中的“超募王”为华谊兄弟,超募资金达5.5036亿元。
定价过高惹争议
天相投资顾问公司董事长林义相接受CBN记者采访时称,创业板公司这么大比例的超募现象,说明了其发行价过高的现象是存在的,从总体上说,发行价也是过高的。
平安证券总裁薛荣年接受CBN记者采访时称,创业板公司普遍出现超募,一方面是因为首批企业是一些前景较好的优秀中小企业,公司本身有良好的资质;另一方面可能与国内投资者喜欢凑热闹、喜欢追新东西有关。薛荣年介绍,创业板公司的发行定价完全市场化。一般保荐机构在确定发行价时,涵盖了60%以上的询价机构的报价区间,然后再确定发行价。薛荣年称,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与其让二级市场去爆炒,不如将资金留给上市公司,给股东创造更多、更长久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