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年龄58岁,我市5位老人结伴出游,不料在嵩县白河乡龙池曼景区迷路。食物耗尽、体力不支、夜深山高……他们经历了怎样的险情?当地警民又是如何实施营救的?
10月31日上午,我们见到了回到市区的其中3位老人,他们讲述了自己深山历险的经历以及当地警民深夜大营救的动人情景。
老人结伴出游,不料深山迷路
10月28日7时许,59岁的洛玻集团退休职工殷和明与4位同伴开车从市区出发,赶往嵩县龙池曼景区。按照出游计划,他们当晚在山下住宿,次日登山游玩,下午返回市区。
嵩县龙池曼是中原地区为数不多的原始生态景区,海拔2000多米。10月29日7时许,5位老人按计划向山顶进发。
“这里好像是待开发景点,没游客。”殷和明说,他们一路上只碰到一位砍柴老人。当日9时30分前后,经过半山腰的一座破旧山神庙后,他们发现山间小路慢慢消失了。他们继续向前摸索,领略美妙风景。
时至中午,他们感到似乎走进了原始森林。那里没有路,荆棘丛生,乱石嶙峋,烂树叶没膝深。于是,他们不再向前走,顺原路返回。
他们试着找回原路,但找到的却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如此三番五次,他们记忆中的回路毫无踪影。当时已是中午12时30分。
两个鸡蛋是仅剩的食物
情况危急,如不尽快找到归途,一旦天黑下来就更不好办了。可是,大家又寻找了两个小时,仍没能找到一条可以走的路。
“这时,大家心里开始紧张了,加上岁数大了,我们的体力明显不支。”王香动容地比划着当时的情景。当时,5位老人已在荆棘丛生的深山爬行了近8个小时,脚踩树叶,一不小心就会滑到,腰碰石头让他们疼痛难忍,手被树枝划破了,双腿先后抽筋。14时30分前后,他们只好拨打“110”向警方求助。
“这么大的山,警察能找到我们吗?如果找不到,我们该咋办?”殷和明说,他们继续走,希望找到村庄。大家互相搀扶,手指成了攀爬工具,肩膀成了登山之梯。他们5次试图找到下山的路,但均被深渊隔断。“我们彻底绝望了。”王香说。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继而变得伸手不见五指;气温越来越低,继而寒气逼人。“我当时真想大哭,但又怕让同伴丧失信心。”陈娟说,他们5人抱团取暖,远处的兽叫像狼嚎,眼前的巨石似猛兽,自己带的5个鸡蛋只剩下了两个,水也只剩下小半杯,衣着单薄的殷和明还发高烧。
“我们渴了只能抿一口水,饿了摸摸鸡蛋却不敢吃,因为就剩下这点吃的了。”陈娟的眼里含着泪花。
“不找到他们就不下山”
嵩县公安局白河派出所民警李孟武接到指令后一刻也没停留,展开了紧张的搜救。
当时已是下午,天很快就会黑,而且派出所距这几位老人被困的山区很远,驱车需要四五十分钟。于是,他和另一名民警李清山带着望远镜、红旗等火速奔赴大山。
赶到山下的上寺村后,他们又找来几名村民,带上矿灯、闪光炮等,一起上山搜救。两名村民上山后,并没有找到老人,此时天色已晚,望远镜等工具派不上用场,他们只好根据老人所讲的5处悬崖,决定分5路寻找。“不找到他们就不下山。”李孟武说。
“为了不让老人担心,我每隔几分钟给他们打电话。”李孟武说,他们就拿着强光手电筒四处搜寻,并与老人们保持通话。面对大山,呼喊声是那样无力,手电筒的亮光又是那么微弱。
直到当日20时40分,双方仍未见上面。5位老人焦急万分,向本报热线电话求助。在电话中,他们的声音断断续续,十分激动。
22时10分,我们拨通被困老人的电话,一边安慰他们照顾好身体,注意安全,一边与嵩县公安局联系……
22时30分前后,民警及当地村民找到了迷路老人,李孟武将带来的棉衣递给发高烧的殷和明时,殷和明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我们以为他们到了晚上10点钟便会停止搜救,可他们硬是抱着‘找不到人就不下山’的信念,终于找到了我们,当时我们感动得想哭。”殷和明激动地说。
10月30日凌晨3时许,5位老人安全返回上寺村。“在搜救过程中,一位叫蔡志邦(音)的村民共给我们打了24个电话。”王香说,“山路崎岖,下山时,李警官把脚插进石缝,让我踩着通过,那一幕让我感动得直落泪。”陈娟说。
警方提醒:旅游探险应注意以下事项
市110指挥中心提醒市民:出游前应对目的地有所了解,尽量不去没开发或待开发的地方;如果想去探险的话,尽量结伴而行,做好充分准备;通信工具必不可少,要备足电池;要留意交通要道和景区求助电话;要留意路标或有明显特征的景物;要备好药品、食物以及季节性必备衣物等;最好请向导带路;一旦迷路,要及时拨打求助电话,并在原地等待救援,不要四处走动,以免消耗体力。
(应当事人要求,文中老人均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