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位老兵喜相逢,共忆当年。 |
|
“你是《洛阳晚报》记者吗?我是参加珍宝岛战役的老兵,贵报9月14日刊登的《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我在前线指挥战斗》一文让我感慨万千,我希望早日见到老战友杨学忠!”
近日,郑州老人王兴运给本报记者打来了这样的电话。
10月31日,经本报记者牵线搭桥,参加过珍宝岛战役的杨学忠、王兴运、王同庆3位老兵在我市凯旋路一家饭店聚会,回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共叙战友情谊。
王兴运:常梦到3名牺牲的战友喊“报告”
王兴运,今年67岁,原籍洛宁县人,1960年入伍,珍宝岛战役发生时,他任23军67师201团一连指导员。连长在战斗中负重伤后,王兴运接着指挥战斗。转业后,他在洛宁县农业经济办公室工作,目前已退休,在郑州居住。
王同庆,67岁,嵩县人,和王兴运同年入伍,在同一部队服役,任201团七五炮连指导员。转业后,他在黄委会洛阳通讯管理处工作,目前已退休,在涧西区居住。
和王兴运、王同庆同一个团的战友李松奇,10月30日晚还表示希望参加聚会,可惜10月31日凌晨他突发脑血拴,起不了床,只能遗憾地放弃。
王兴运说,他们团在1969年3月奉调北上珍宝岛,参与了中苏“3·17炮战”和后期抢运苏军侵华罪证——T-62式坦克的全过程。
王兴运说,在珍宝岛战役中,他们连有贾俊阳、唐政治、谭祖万3名战友壮烈牺牲。直到现在,他还常常梦见班长贾俊阳带着唐、谭在他的帐篷门口高声喊“报告”。
一块上海表,派上大用场
黑龙江宝清县的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纪念馆里陈列着一块上海牌手表,这块原属王兴运的“指挥手表”,记录了战役中一段惊心动魄的往事。
从1969年3月15日中苏第二次珍宝岛冲突发生,到当年5月6日,中苏之间互相炮击不断,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抢夺那辆T-62式坦克。
王兴运指挥的一连,当时奉命在距离珍宝岛十多公里的3号阵地,伐木头、挖土方,制作大型绞盘,争夺坦克。苏方炮击非常频繁,我方伐木、挖土非常危险。王兴运仔细观察发现,乌苏里江北岸的苏军每发射一排炮弹,从炮弹出膛到落到我方阵地,需要44秒左右。这就是说,在苏军炮击不断的严峻形势下,从炮弹出膛到爆炸的间隙,是我方战士的“安全施工时间”!
掌握了苏军炮击的这一规律,王兴运就站在山头,死死盯着对方炮兵阵地,通过右腕的上海牌手表,精心计算“安全施工时间”,炮弹来时,他命令战士们“卧倒”;炮弹炸响后,他再让大家接着工作。这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还大大降低了伤亡率,这一做法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
今年3月,王兴运重返珍宝岛旧战场,并来到宝清县参加了纪念珍宝岛自卫反击战40周年暨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纪念馆开馆仪式。他不但捐出了这块手表,还捐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唐政治、谭祖万的合影,弥补了该馆没有两位烈士照片的遗憾。
洛阳制造的“东方红”拖拉机,从江底拖出苏军坦克
据王兴运、王同庆回忆,当年抢夺T-62坦克,洛阳一拖制造的东方红拖拉机立了大功。
当年,为了抢夺坦克,我方派海军潜水员潜入冰层下,将坦克炮台和车体拆开,炮台用绞盘、挖战壕机拖回。
可是沉重的坦克车体沉入乌苏里江江底,无论是绞盘还是挖战壕机都拖不动,怎么办?
部队领导灵机一动,马上从附近农场调来十几辆“东方红”拖拉机,后来只用了4辆拖拉机就将坦克车体拖出。
王兴运、王同庆和杨学忠欢聚一堂,一起回忆珍宝岛事件的每个细节,气氛异常热烈。谈到酣处,3位老人一起用筷子敲击餐桌伴奏,高声唱起《我是一个兵》、《打靶归来》等军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