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02版:教育周刊·热本期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历史,在未来眼中
新师上任有“三惑”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9 年 11 月 23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这是一堂奇妙而独特的历史课,这是“历史”与“未来”的对话——
历史,在未来眼中
文图/本报记者 张丽娜 实习生 刘一
“未来”与“历史”的对望。
师生们在隋唐洛阳城遗址前流连忘返。
  雪后的天气有点儿冷。浓雾笼罩下的洛阳新区博物馆,像是一座等待人们去探索发现的迷宫。这里,正在进行秦汉——罗马文明展、中国古都文明展、大遗址保护成果展、洛阳珍宝展四大文明展。

  14日清晨,一支“探宝小分队”进入了这座宝殿。队长是市第二实验中学教务处副主任兼历史教师南国峰,队员是高二(6)班的刘笑笑、付晓林等8名同学。

  看得入神,要被记者撵着走

  师生们都是第一次进入新区博物馆,两眼放光,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大家随着参观的人流涌入大遗址保护成果展厅,聆听着讲解员的介绍,仔细地看着西安汉长安城遗址、安阳殷墟、宁夏水洞沟遗址模型……时而低声讨论一番。

  忽然,一名学生惊呼:“看这里!”原来,他看到了隋唐洛阳城遗址模型。

  师生们围拢过去,盯着模型盘上的皇城大道、殿宇、粮仓啧啧赞叹。

  “明堂在哪儿,是干吗用的?”

  “这条河是不是洛河?”……

  学生们的问题真是五花八门。他们急于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对接,急于碰触洛阳最鲜活的历史。

  “明堂旧址就在如今的定鼎路与中州路交叉口附近。它的规模超过唐两京所有宫殿,祭祀、朝会、庆赏、选士等礼典都在明堂举行……”南国峰指点着模型,把过去的皇城和现在的街巷一一对应,耐心地讲解着。学生们不断点头,作恍然大悟状:哦,原来是这样!

  见师生们流连在模型前不肯离开,记者也急了,照这一速度参观,恐怕两天时间也不够!

  我们一边“撵”着学生往前走,一边哄他们:后面的好戏还多着呢!

  秦汉、罗马谁更美?

  进入秦汉——罗马文明展厅,师生们再次被震撼。

  一千多年前的古人,居然生活得比我们想象的更精彩:

  他们盖七层楼高的木房子;穿薄如蝉翼的素纱蝉衣;敲着编钟跳着当时流行的“迪斯科”;搞个贮贝器(存钱罐)吧,雕凿繁复,丁点儿大的器身,又是祭祀的场景,又是妇人织布的场景,真是花样繁多。

  他们用栩栩如生的大理石雕塑装扮私人别墅;用平底锅煎鱼;用精致异常的银盘子进餐,用陶罐装橄榄油,用玻璃器皿装骨灰,甚至还发明了怪模怪样的妇科检查器……

  大家站在秦兵马俑、古罗马雕像前,感慨颇多。

  “罗马的雕塑注重体现个人的价值,宣扬人人平等;秦汉的雕塑则有众星捧月之感!罗马人追求个性自由,中国人寻求共性和谐,有缘可循。”师生们思考并交流着。

  那么,是秦汉的东西好还是罗马的东西好?

  “当然是秦汉的好了!中国人当然喜欢中国的东西!”王永同、何军辉两位同学不假思索地说,浓浓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尽情流露。

  旁边有一名七八岁的小朋友好像要为此话作注解,追着他们学校的老师喊到:“不要再给他(罗马裸体雕像)照相了,太暴露了!”

  南国峰笑了:“秦汉、罗马文明各有千秋,一个含蓄,一个开放。这跟国家的地理位置、政治形态等因素都有关系。”

  “哇!好大一只乌龟!”

  乌龟?在哪儿?

  我们循声走过去,只见一个小男孩正对着西汉的金缕玉衣惊叹。童言果真无忌。成人眼中的无价之宝,恐怕只有孩子才敢对它的价值“不屑一顾”吧!

  不知不觉已到饭时,可师生们兴致勃勃,毫无离开之意。

  “一点儿都不饿,有这么多精神食粮呢!”刘笑笑说。

  历史,无非是过去的一段岁月,但在“未来”的眼中,却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我们不虚此行。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