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30版:三彩风·文苑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另一双“耳朵”
娘来了
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9 年 12 月 23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远方客人来到,也会精心包顿饺子招待,体味这复杂过程中衍生出来的重视和珍惜——只有很看重的人,才舍得为其花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另一双“耳朵”
素素
  曾经有段时间,我很排斥一切带馅儿的面食,尤其是饺子。而母亲执拗地热爱这东西。每逢冬至、春节或其他重要日子,母亲就会通告家人:“该吃饺子了。”买回猪肉、芹菜,或是羊肉、萝卜,钻进厨房,热火朝天地鼓捣两三个小时,最后端出几碗热气腾腾的饺子。

  我并不领情,不明白为什么要把好好的肉和菜剁得面目模糊。难道是因为这样更好吃?

  只是包饺子的过程有那么点儿意思,它像一种繁琐的仪式,更像是小孩子过家家:肉、菜、葱、姜全部剁碎,拌匀;白面用水和匀,揉成团,揪成一个个小面疙瘩,擀成薄薄的面皮,再用这完整的皮儿包那剁碎了的馅儿,捏成灵巧的“耳朵”,下到锅里煮,直到“耳朵”浮上水面,蒸腾起洁白的喜气。

  最喜欢和面、擀皮儿这两个环节,有烟火气,有创造乐趣,而且不比剁馅儿那么费力。通常,我给母亲打下手,都选这两道程序,久之,擀皮儿的功夫也算不俗。

  后来看了一些书,大概弄明白了饺子何以谓饺子。

  据说东汉末年,天寒地冻,伤寒流行,老百姓饥寒交迫,耳朵生疮,死伤惨重。医圣张仲景目睹此景,生了恻隐之心,便在路边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口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驱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一样形状的食品,命名为“娇耳”,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

  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从此口口相传,模仿制作,每到冬至,必吃“娇耳”,以提醒大家天开始冷了,要吃饱穿暖,免得冻掉了耳朵。

  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出落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元代称为“扁食”,清代又有了“饺儿”、“水点心”等称谓。

  饺子的流传地域不断扩大,影响深远,深远到它成了一种“国食”,管你爱不爱吃,在特定的日子你必须得吃,譬如春节,譬如冬至。

  自然,在今日,饺子的美食效用已然取代了它的医疗价值。人们掏空心思翻新花样,改良饺子的外观和口感,单是饺子边儿就有N多种捏褶子的方法,饺子馅儿更是五花八门,包罗万象:鸡蛋韭菜、猪肉茴香、素三鲜、肉三鲜甚至番茄、芦荟……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不能入馅儿的。

  而在经历了许多人和事,吃过了不同内容的饺子之后,我对饺子的态度也慢慢有了改变,懒散的时候,也到超市里买速冻水饺,那味道完全不对,只为方便果腹。

  嘴馋的时候,随着朋友满洛阳城搜罗美食,发现洛浦路拐角一家饺子馆的荠菜饺子味道不错,关林庙附近一家小店的番茄鸡蛋饺子也挺够味儿。

  远方客人来到,也会精心包顿饺子招待,体味这复杂过程中衍生出来的重视和珍惜——只有很看重的人,才舍得为其花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包一顿饺子。要不,煮碗捞面条应付一下何难?

  而这个冬至,没再买速冻饺子,没去饺子馆淘饺子,更没为某人包饺子,只是回家看看我妈,小儿女情态地说:“妈,想吃你包的饺子。”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