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23版:媒体·聚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微博:从“扯淡”到革命
洛阳网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0 年 1 月 29 日 星期    【打印】  
微博:从“扯淡”到革命
据 《人民日报》 《新周刊》
  海地灾区出现疫情,谷歌事件升级,新疆又遇罕见雪灾……早上,坐在晃晃悠悠的公共汽车上,张芙用手机上微博,看看最近发生的新鲜事儿。

  起床、吃饭、坐公交车去单位、上微博,是在北京一家媒体工作的张芙每天早上必做的头四件事。

  自2009年秋天以来,像张芙一样的微博“客”数量呈爆炸式增长。以新浪微博为例,自2009年8月14日正式上线内测,“用户数以每周50%的速度增长”,新浪副总编辑孟波透露。

  “忽如一夜东风来,千人万人围脖戴。”网友亲切地称微博为“围脖”。

  “语录体”更适应网络时代节奏

  微博,就是微型博客,也称即时博客,是Web 3.0新兴起的一类开放互联网社交服务。网友可以把看到、听到、想到的内容,写成不超过140个字的一句话,发到微博网页上,与其他人分享。

  “微博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反馈快。”孟波证实,“目前微博已经成为媒体监控和跟踪突发消息的重要来源之一。”微博让“每日新闻” 变成了“每秒新闻”。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做了一个判断,“微博代表着网络一种新型的发展方向——‘即时网络’。”

  在微博里,每个人都是发布者,无论琐碎生活还是宏大主题。网民的表达欲在短短百字间喷涌而出:

  “别以为我眼里含的是泪,其实是,眼药水……”

  “楼下的阿姨们又开始闻鸡起舞了。咦,有个阿姨的动作不对啊……”

  一些嗅觉灵敏的企业已将微博作为品牌宣传、产品营销的新试验田,中国扶贫基金会等公益组织也积极试水微博。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则成为国内政府机构中第一个“吃螃蟹者”——开设了“微博云南”。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彭兰则认为,微博正在推动人与信息的融合。“信息正在变成人的另一种存在方式,人的身份、人的思维与人的行为都正在被信息化,人的社会关系也在信息化。”

  “微博就像是3G时代集纳各方言语的‘露天菜市场’,有‘芝麻’,也不乏‘黄金’。”在孟波看来,微博的“语录体”更适应互联网时代现代人的生活节奏。

  思维趋向碎片化 传统媒体须正视现代表达方式

  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微博,反对者认为微博太琐碎,是“垃圾箱”,是消遣无聊的工具。

  胡泳并不赞同:“其实互联网上的垃圾信息很多,但不能因此就否认互联网的价值。微博也是如此。”只是,微博的只言片语加剧了信息的碎片化,也引发了专家们担忧——它是否会带来语言和思维的碎片化。

  “对人们的思维方式肯定有影响,”胡泳说,“整个社会的发展就在往碎片化的方向发展,碎片化的趋势不始于微博,但微博加剧了这种倾向。这种倾向是好是坏可以争议,但趋势不可改变。”

  而北京大学博士生乐媛则认为,年轻一代可能更偏好碎片化的表达,“传统媒体须正视这个变化”。她相信,尽管微博信息已经高度碎片化,但是它们能自发组合、形成对某一事件的完整报道和传播,也能够记录一个普通人生活中的所有点滴,就像是一部个人成长史。

  从琐碎信息中“内观”、交流、获得认同,让微博带来革命

  国际上最知名的微博网站是 Twitter,它曾经不被看好。微博最常为人质疑的就是,“究竟有谁会在乎我一天24小时都在做些什么?”

  的确,微博上有大量的闲言碎语、自怜自爱。比如,滔滔网站上,就曾有4888万位“叨友”在自己跟自己唠叨着。排位第一的唠叨是:“现在的我真的好迷惘,我中午到底要吃什么……”

  可是,即便是这样的唠叨,也形成了不间断的网络联系。每条小的更新,每一条单独的社交信息,本身都是微不足道的,甚至是十分平庸的。但若假以时日,当它们汇集起来,这些小片段就渐渐接合成一幅细致得惊人的,描绘自己或别人生活的画卷。

  不可思议的简单,却可以导向一种更趋于自省的文化。很多Twitter的资深用户都曾说起经常性的自我报道行为带来的一个意料之外的副作用:当你每天都要数次停下来观察自己的感受和思绪时,日积月累,这种行为就变得具有哲学含义了——“了解你自己”。

  Twitter的核心是关注与被关注。Twitter使用价值的大小直接取决于你所选择关注的人的品质的高低。Twitter的一些固定工具,如回复、锐推和私信,使对话得以发生。这意味着,Twitter既是一种传播媒介,同时也是一种人际互动工具。Twitter的发明者早已意识到,分享和发现比起“内观”来有着更为强大的力量:它可以用来形成外包式的新闻,报道速度快、信息源数量丰富、传播力度惊人,可以促进社会组织和社会运动的形成。

  盈利仍是未知数 中国微博的模样远未成型

  不管争议怎样,微博的火爆已是可见的趋势。

  在中国,目前微博产品的网站也已有10余家,如腾讯滔滔、9911、同学网、嘀咕、做啥、FOLLOW5、雷猴等,而新浪的加入,更引发了人们对微博竞争的预期。

  尽管微博目前并无清晰的商业模式,盈利点也尚未明确,但“微博在互联网发展史中具有变革性。”胡泳说,“互联网一定会向实时、同步获得反馈的方向前进,而微博是最早的一个实践。”

  尽管用户数量增长迅速,但微博还远未达到普通公众大规模应用的程度。要想找到适合中国网民需求的路线,还有大量功课要做。专家还指出,由于缺少审核,微博也极易陷入“真假难辨”的境地。

  “中国微博的模样,还没有成型,仍在发展中。”孟波说,他很有信心,相信微博的风行已成大势所趋,而且正延伸到更广阔的地带。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