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民俗最具烟火味,而有些民俗习惯叫人匪夷所思。譬如洛阳人爱喝汤,无论城乡皆如此,什么牛肉汤、羊肉汤、驴肉汤、豆腐汤、不翻汤、丸子汤等,都是洛阳人的最爱。这到底是为什么?
说衣食住行,先从“食”说起。
|
街头喝汤 |
洛阳人爱喝牛肉汤真是出了名,这是大年初六记者在九都东路拍摄的照片:由于喝汤的人多,汤馆内坐不下了,这几位便来到店外喝汤(上图)。瞧图中这位老兄,边走边喝,还没坐下来已经美滋滋地尝了鲜。
有一个夸张的说法,说是洛阳人爱喝汤,即使把汤馆挪到树梢上,也要爬上去喝。还有一个笑话说的是,上千头西北牛坐火车顺着陇海线往东走,一路上叽叽咕咕不停地聊天,但火车一到洛阳西站,便都噤声了,并互相告诫:“别吭声,到洛阳了!提防把咱们弄下去做成汤!”
在洛阳,喝汤的专家很多,也都能说出个道道来,但真正能把喝汤上升到理论高度的,要数洛阳民俗专家董高生。他对记者说,真正的“喝家”,都爱喝“头锅汤”,头锅汤原汁原味,最地道;越往后,汤就变味了,正所谓“7点钟喝汤(原味),8点钟喝油(加水多了,靠油出味),9点钟喝水”。
做汤最讲究原汁原味,水要一次加足,中间不能兑水,洛阳民谚云“好汤不加一瓢水”,就是这个道理。一大锅汤,放多少牛骨,也是有讲究的,少了味寡,多了增加成本。东花坛有一家回民牛肉汤馆,从清朝开始做汤,其祖上定下规矩:“宁可赔精光,不卖一瓢水”。坚持中途不添水,诀窍是两口汤锅轮流熬汤,顾客不管什么时候来,喝的都是原汁原味的汤,这锅喝完了,还有另一锅,味道不走样。
牛肉汤,牛肉汤,关键是汤!熬汤是一道细致活:头一天下午6时,店家就将敲开的牛骨头洗干净,放入直径1米左右的大锅内,加上清水和香料,通宵达旦地用文火煮,一直到牛骨头里的骨髓和胶体都熬到汤里,才算熬成汤。另外调料也很关键,十家牛肉汤,家家味不同,就是各家在调料上有区别。
“老喝家”(喝汤的行家)很讲究:往往鸡叫头遍就守候在汤馆门口,为的是能喝上“头锅汤”;若是排在前3名,喝到了“头三碗”,便会更惬意,喝罢一抹嘴,说声“得劲”,扬长而去。老喝家喝汤,讲究“三美”,即“肉瘦”、“饼薄”、“汤肥”,三者缺一,便是不美。但如今人们生活好了,肚子里不需要那么多油水了,所以很多人排队领汤时,会交代掌勺的盛“清汤”,不带一点儿油花。
董高生先生在他的《北窗琐语》中说:喝汤与喝茶颇有相似之处,刚喝时喝咸的,喝出道行了,便改喝甜的。河南话,汤中不放盐或盐味不够,不说淡,只说有点儿甜,其实是淡的意思。新中国成立前,老城出过真正的“喝家”,天不亮就来了,看着汤馆的厨子捅开炉子,看着掌勺的为他盛上第一碗汤,找一个位置坐下,拿出自带的饼,不要丁点儿碎盐,只去自己口袋内摸出半瓶味精来,稍稍加上一点儿,有滋有味地喝罢,优哉游哉地离开,并无半句闲话,真是潇潇洒洒。
有的食客来喝汤,会向店家喊一句“双椒”,店家立刻会意。“双椒”是洛阳汤馆的行话,就是喜欢吃辣椒的人,要求店家放双份辣椒。不但辣椒要双份,若是汤不够喝时,可以续汤,俗称“添汤”。一碗汤喝完了,顾客尽可根据需要随便添汤,店家不会要钱,只管来添好了,顺手再赠送一些调料,体现洛阳人的厚道,此风至今犹存。
洛阳人把喝汤叫做“吃泡馍”,不唯牛肉汤,连带喝羊肉汤、豆腐汤、驴肉汤、杂肝汤等,都叫“吃泡馍”。洛阳人爱说“早上豆腐汤,晚上丸子汤”,点出了洛阳人的饮食习惯。有人总结道:早上喝一碗牛肉汤,香喷喷的既养胃又养肠,喝的时候,大汗淋漓,痛快无比,不讲究环境卫生的好坏,甚至喜欢蹲在地上,放着凳子也不坐,只把流着汗的脸埋在大海碗内,呼噜呼噜地吃到了忘我境界,一抬头,见面前引来了一只狗,也蹲着,仰脸看着喝汤人,也要讨上一口。
喝汤成了洛阳人的不了情,成了挥之不去的民俗,偶尔出差两礼拜,喝不到汤了,嘴里便淡出鸟来,回到洛阳后,狠狠地喝一碗,以作补偿。居住在涧西、西工的喝家,大清早开车去东花坛喝牛肉汤,来来回回花费不少时间,就为能喝上一碗好汤。
牛肉汤是极富营养的早餐。汤用牛骨头熬成,可以补钙,还能补充人体需要的脂肪和水分,最重要的是汤里有葱或蒜黄,可以解毒,这都是早上人体最需要的。但最近几年来,有不少人反对喝汤,说那里面有嘌呤,对人体有害。其实这是一个新课题,在洛阳工作的医务工作者,不妨作个专题调查,看看几十年来喝牛肉汤,是否影响了洛阳人的健康。
至于洛阳人为啥好喝汤,一般认为是过去生活条件不好,人们平时只能吃粗面馍,这种馍放了一晚后,又粗又硬,像块砖头,难以下咽,用汤一泡,就焖软了,吃口馍,喝口汤,不但舒服而且耐饥。过去并非人人都能喝上牛肉汤,尽管那时一碗汤只卖8分钱,也非人人能承受得起。而有人认为,洛阳人爱喝汤是因洛阳气候干燥,人体需要补充大量水分,洛阳各种各样的汤食,正是地域及气候的产物。
衣
男子穿鞋“二道脸”
底厚帮硬“踢死牛”
|
松紧口鞋 |
旧时洛阳男子一般穿布鞋,由自家女人亲手制成。做鞋的第一步是抿“袼褙”,用三五层旧布,附黄麻纸张粘合而成,晒成“袼褙”。这是鞋的基础,一定要粘数层,再用棉线绳或细麻绳纳成鞋底。如今的电视剧中,还有妇女做军鞋的镜头,一手持鞋底,一手飞针走线,这个动作就是“纳鞋底”。
鞋底纳好后,接着是“上鞋脸”,鞋脸分圆口、方口、松紧口,连同鞋帮,一同缝制在鞋底上,制作方法上又有明上、暗上鞋帮之分。农村成年男性,单鞋为黑色圆口,是暗上鞋帮,俗称“地包天”;把鞋帮中间并为一条缝鼻者为“一道眉”,并为二条缝鼻者为“两道眉”,尤其是棉鞋,多称“二道脸”,这种棉鞋底子厚、帮子硬、头较圆,很有分量,非常结实,俗称“踢死牛”鞋,男子穿上这种鞋,干活、走路都很受用。
妇女的鞋底分千层底、半高跟和内高跟。农村妇女一般趁农闲时节,就将一年内全家的鞋底子集中纳好,放在箱子内,待到用时拿出来上鞋脸,这样就提高了效率。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后,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村妇女不用再纳鞋底了,都买鞋穿。
住
民居大门楼 贫富有讲究
|
老式门楼 |
如今到洛阳老城,很难找到老式门楼了。这不,记者从文峰塔往西走,一直走到“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只发现了一座老式门楼。
门楼是民居大门的一种,是大门行列中最豪华的阵容。大门临街面巷,位置显眼,被看作主人的面子,历来受重视。洛阳民居大门,以坐北面南者为上,所谓“面南抱阳,坐北负阴”,大门朝南开,向阳避风,布局上是科学的。
洛阳民居的大门,除了大官僚之外,一般不建在四合院的中轴线上,而是建在院落的东南侧(八卦方位的巽位),街南边的四合院则将大门开在院落的西北侧。如果主人地位高,或者很富裕,就可建造豪华门楼。
门楼又可细分为广亮大门、蛮子门、如意门、墙垣式门等。广亮大门为做官人家使用,大门距门楼外檐较远,大门底下便可避雨。蛮子门为一般人家使用,大门更为靠前。如意门则是在檐柱位置砌一堵墙,在墙上开一小门出入。
门楼的屋顶通常铺有筒瓦、板瓦两种。屋顶有清水脊和卷棚(又称元宝脊)等几种。门楼下的上层空间较大,有雀替木雕构件,预留有悬挂匾额的空间。大门门板颇有厚度,门板中间装有门环,用于叩门。
凡是门楼,都有砖雕和石雕,砖雕在上面,石雕在下面。门墩或上马石都是石雕构件。门墩是门枕石位于门外的部分,通常有箱形和抱鼓形两种。门枕石内部有一石窝,插入门枢,用来支撑和转动大门。门墩上雕刻动物花鸟图案,上马石和拴马桩上也有雕刻,都是豪华门楼的必备构件。有些豪门大宅,门楼外两侧各放一对石狮子或是一对石鼓,寓意驱邪保平安。
大门修得如何,最能体现居住者的贫富程度。所谓“门第”高低,一看大门便知。
行
赶毛驴车称为“放趟子”
|
独轮车 |
豫西山路多,人们出行多徒步,这是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出行方式。民俗专家把肩挑、手提、背负者都称为徒步,盖因两只脚均未离开地面。
民国时期,公职人员出差,富户小姐出行,多以驴、马、骡或车代步,算是有了交通工具。供人出乘的车辆是手推独轮车和人拉胶轮车,胶轮车因其篷布为黄色,故又称黄包车,俗称“洋车”。
还有畜力运输车,分为胶轮和铁轮两种,有牛车、马车、骡车、毛驴车。乡间小道以牛车、毛驴车最为常见。偃师、伊川往返于较大村镇之间拉客的毛驴车,一日往返数次,称为“赶趟子”。豫西山区还有把太师椅绑在竹竿或木杆上为人代步的,栾川称之为“兜子”。这些交通运输工具如今都进了博物馆,平时很难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