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衫,是民国时期的一种服装符号,是有身份男子的礼服,有的地方称之为长袍。长袍有单袍、夹袍和棉袍之分。单袍俗称“大褂”,洛阳人称其为大衫子。当时,老城一带商铺里掌柜的一律穿长衫,而做杂工的只能短打扮,不能穿长衫。
衣
长衫:成年男子的必备礼服
|
鲁迅塑像 (资料图片) |
长衫含有政治意义,这是长衫的特点。
1644年清朝建立,满人入关,清政府逼迫汉人“剃发易服”,公文所到之处,10天内男子必须剃发,改梳发辫,如果仍留明朝的发型,格杀勿论;服装也要改穿旗装,若不从就要受到制裁。
这样一来,三百六十行中,剃头铺和裁缝铺立马生意兴隆。官府派人把剃头匠召集起来,让其挑着剃头挑子,跟着清兵游街走巷。清兵在前面敲锣高呼“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路遇蓄发者就令其剃头,稍有抵抗,当即诛杀,把人头挂在剃头挑子的竹竿上。后来清兵不再杀人了,这根竹竿却留下了,成了剃头挑子的标志。
汉人的反抗活动此起彼伏,这样一来,不剃发和不穿旗装的人就被杀掉很多。无奈之下,有人出家当了和尚,有人跑进深山躲了起来,但大部分人被迫穿上了旗装,结果是“清风一扫汉家装”,汉族成年男子被迫接受了新礼服——长袍。
这种礼服刚刚被移植到汉人身上时,简直不像服装,又肥又大,长及脚面,而且没有领子,穿时需加领衣,俗称“一裹圆”。到了清朝晚期,这种长袍礼服又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演变成又短又瘦的褂子,而且加上了立领。长袍大襟所遮住的部分称为“掩襟”,有长掩襟也有半掩襟。民国以后,长袍掩襟上缝了一个口袋,便于盛放小物品。
就是这样一款礼服,随着时间的推移,竟慢慢地被汉人接受了。据洛阳民俗学者董高生介绍,旧时的洛阳,无论是商人、官僚还是文人,只要稍有些“脸面”,长袍是必备的礼服。在商人中间,凡是属于“大同事”级别的人(相当于高级售货员或售货员中的领导者),站门市时都穿长袍,颜色以蓝、灰、黑为主,但做杂工的一般不能穿长衫,只能穿短衣,俗称“短衣帮”。这样,穿不穿长衫,就是身份及地位的象征了:凡穿长衫者,都不干重体力活;凡是短衣帮,都是干出力活儿的。
董高生说,他父亲平时都穿长衫,印象中所用的布料是斜纹布或礼服呢,看上去挺“展呱”(洛阳方言,意思是“不起皱”),特别是在重要的节日及重要的场合,更是着一袭高质量的长衫。他说,当时在老城农校街、三复街、敦志街,做长衫的裁缝铺最为集中。
洛阳人一般称长衫中的单袍为大衫子。做大衫子之前,主妇们先上街,为“当家的”买布料,再到街头找裁缝,有人询问,就会高兴地说:“刚撕(扯)了一块布,去给当家的做一件大衫子去!”言语中充满了喜悦。这种服装在洛阳时兴了很长时间,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逐渐消失。“文革”期间,有的人家还保留有这种服装,结果被红卫兵发现,认为凡有此种长衫者,必是国民党特务,长衫被当场烧掉不说,红卫兵还要斗争一番,直到服装行家出来解释后才肯罢休。
长衫中历史文化积淀很深厚,它最初是旗装,汉人对其有抵触情绪,但时光像一把剪刀,终将长衫上的政治花边剪掉,使之成为纯粹的服装。实际上,20世纪30年代,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中国男子,基本上接受了这种服装,而且把其当作礼服——鲁迅穿长衫时傲然挺立的形象,就表明了人们对这种服装的认可。如今,有的相声演员还穿长衫演出,可见长衫并未退出历史舞台。
中华文化(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向有兼容并包之胸怀,汉服正是在不断吸纳其他民族服装元素的过程中完善和发展起来的。满族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其服装样式当然可以借鉴。但需要指出的是,当年清政府“剃发易服”的残暴行径,是不可抹去的历史。
研究长衫,需注意的是这种服装的内涵,实事求是地说,直到今天,长衫在国际上仍是中国男子服装的象征,它让中国男子显得庄重肃穆,显示出一种斯文,一种自我约束。民国时期的大学教授及小学教员都穿长衫,传达着一种文明语言,一种谦谦君子风度,所以才有“一袭长衫”这样的词语组合,文雅与古典兼具。而在鲁迅笔下,孔乙己都穷困到和短衣帮为伍的地步了,却死活不愿脱掉长衫,成为“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固守的到底是什么,我们已经很明白了。
食
豆腐汤:食客的“植物肉”
|
豆腐汤馆 |
洛阳豆腐汤出名的程度,不亚于洛阳羊肉汤。有人撰文说,他到外地工作后,仍怀念洛阳豆腐汤。文中写道:“一锅乳白色的汤汁热气腾腾,汤中红成片状覆盖着的是辣椒油,绿成点状悬浮着的是青葱花……”
其实他描写的豆腐汤,并非正宗的洛阳豆腐汤。洛阳民俗学者董高生告诉记者,正宗洛阳豆腐汤,只放葱批儿,不放葱花儿,虽然都用葱,但切葱的刀法大不相同。旧时洛阳厨师切葱有48法,有葱段、葱花儿、葱片、葱丝、葱批儿等等。其中牛肉汤里放葱花,豆腐汤里放葱批儿,哪种汤放啥样的葱,丁是丁,卯是卯,不能混淆。
俗话说“豆腐汤认姜,丸子汤认醋”。豆腐汤放有大量的姜,这对人的身体有益。洛阳人总结“早上吃姜,胜过喝参汤;晚上吃姜,好像吃砒霜”,所以豆腐汤一般在早上卖。姜清热润燥,生津止渴,还可预防感冒。
豆腐汤里的豆腐,有水豆腐和老豆腐两种。水豆腐很嫩,含到嘴里就化了,入口顺滑,感觉很好。再看那白白的豆腐,上面点缀一小片红油,再配上一两片绿菜叶,颜色配搭得很好。食客可随时加汤,免费的,辣椒一大盆,就在旁边摆着,任你随便放,有的人干脆把满碗汤弄成了红色辣椒汤,喝得满头大汗,吸溜着鼻涕,形象虽然邋遢,但实在很惬意。
洛阳豆腐汤号称“植物肉”,不仅洛阳人爱喝,外地人也喜欢,属于洛阳八大名汤之一。
住
瓦房:青瓦铺出的农家气象
|
青砖瓦房 |
洛阳的瓦房最多,旧时的豫西乡村,农民若能建起瓦房,便是小康之家,具有农家气象。
所谓瓦房,就是在房顶铺瓦的房子。这类记忆中非常熟悉的房舍,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正在一天天地消失。如今水泥板房越来越多,乡村中渗透着青色意象的瓦房,终将成为过往。
豫西人建造瓦房,把铺瓦的工序叫“撒瓦”,由于瓦缝间容易渗漏雨水,所以撒瓦的时候必须非常小心,非常认真,要把一片片单体瓦紧密扣合,并在瓦片相连处填抹灰泥,依次铺排,渐成队列,直至铺满整个房顶。
为便于雨水往下流,瓦房屋顶都建成斜面的,有的一面是坡,有的两面是坡,还有前边是一面坡而后面是半坡的。房架则由梁、檩、椽组成,用来支撑整个屋顶。椽的疏密和瓦的多少,多以“房一间,椽十三”和“房一间、瓦三千”的规则相配。瓦为小瓦,青色,故称“青瓦”,伊川等地称“蓝瓦”。20世纪80年代初,我市农村经济条件得到改善,农民手里有了钱,纷纷兴起盖瓦房,一时成风,出现了许多新瓦房。进入21世纪,农民手头更活泛了,不再满足于建瓦房,盖水泥平房的越来越多,许多砖瓦厂仅烧砖而不再造瓦了。
行
轿车:骡马拉的是尊严
驴子拉的是寒碜
|
轿车 |
这里说的轿车,既不是指宝马,也不是指奔驰,而是指旧时一种用骡、马拉的像轿子的车。轿车有车厢,三面固定,前面有门,罩有帷帘。
轿车有两根车杆,辕内可套牲畜,所以比人抬的轿子速度快。车厢有窗户,雕成各种造型,再用布幔覆盖。车厢的顶部是穹隆,避免触碰人头,轿底用木板封闭,放置可坐单人或双人的靠背坐椅。车轮子有两种,最早是木轮,轮缘裹铁圈,后来用铁轮,在地面上磨得明晃晃的,看上去很气派。
洛阳地区轿车的颜色一般为朱红色,一图喜庆,二为醒目。老百姓多用朱红色轿车娶亲,图个吉利。迎娶新娘时要贴喜字,将车子披红绸、挂红花,好生打扮一番,如果自家没有轿车,可以租借。
轿车是当时社会官员和商人往来的交通工具,有钱人家旅游时也使用轿车。民间则用轿车娶亲。过年时,人们要在轿厢上贴对联,或画“福寿延年”图案,寓意轿车主人幸福安康。
轿车的形制有等级之分,以体现轿车的级别和舒适程度。帷帐的质地也有优劣之分。民间所用的轿车,一般不讲究舒适度,但官轿就比较讲究,所用材料都是好的,减震功能也好,轿车车杆很结实,即使遇到暴民拥挤,轿车也不容易损坏。
民间轿车在取材上很不规范,有的车用材不好,使用时往往会折断车杆,所用的牲口也很杂,一般富户用骡、马,穷户用驴子。有的富户家道中落,房屋都卖得差不多了,但还留着轿车,为的是出行方便,但骡、马这样的大牲口已经卖掉了,只好在豪华轿车的辕中塞进一头瘦骨伶仃的驴,看上去不搭配,惹得路人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