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01版:教育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备考二练
打好“高考模拟战”
不要害怕周树人
忙趁春风做纸鸢
怪异举动的背后
创刊两周年
有奖征建议
评卷教师指点迷津(一)
详解高考语文4大失分点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 年 3 月 9 日 星期    【打印】  
高三家长如何当
怪异举动的背后

  高三家长如何当

   怪异举动的背后

  绘图 仁伟
  “那天我走进教室,突然感到眼前一亮,班里居然有3个学生理了光头!”市46中教师余景明讲述了这样一件往事。那年临近高考,高三学生本应为冲进象牙塔而努力,可张林(化名)等3名同学有这样怪异的举动,不能不引起教师的注意,家长更是非常气恼。

  有多年执教经验的余景明深知,学生这样做一定有自己的原因。经过和班里同学的沟通、交流,她才知道他们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彰显个性,而是为了向高考明志!

  眼看高考一天天临近,张林的成绩却每况愈下,“没劲,压力大,成绩上不去。”但在新年晚会上,他和另外两名同学表演的相声《改革》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让他重新拾回信心,正如他后来写给余景明的信中所说:“我想找回当初那种‘无所不能为,无所不能胜’的激情,演出成功为我找回了信心和激情。”有着这种信心和激情,他毅然理光了头发,向高考做最后的冲刺。果然,在高考中,他取得了高中以来的最佳成绩,顺利考入理想的大学。

  看似怪异的举动,却成了学生的动力,余景明提醒家长,面对孩子的异常行为先不要下定论,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他们。社会是日新月异的,孩子的行为并不如家长想象的那么糟糕,很可能是积极、健康的。欲了解孩子异常举动背后的原因,可以多和孩子的教师取得联系,与孩子的好朋友交谈。孩子不愿和父母说的话,有时候会和教师、朋友畅所欲言。

  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许多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拿自己的话当耳旁风。要知道,现在的孩子是伴着“声光电”成长的,与家长年幼时候的接收系统完全不一样。如果家长固步自封,仍然用传统教育模式来教育孩子,当然难以引起孩子的兴趣,家长有时候甚至会成为厌烦的符号。

  孩子出现异常行为后,家长应该放下说教的架势、长者的姿态,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沟通。沟通不同于灌输,家长要尽量少说,把话语权留给孩子,多扮演听者的角色。听孩子说想说的任何事,哪怕是你认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只要孩子和你说起,那么在他心中,这件事就是重要的。听孩子说话要学会听话听音,注意孩子的语气、神态。对一些不方便当面谈起的话题,家长可以以书信、网络或者短信的方式与孩子交流。

  孩子出现异常行为后,家长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余景明建议家长,给孩子最大的帮助就是为其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细微之处多关怀孩子,让孩子知道,家长是关心自己的,是时时刻刻与自己站在一起的。

  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就是揣着一颗平常心。不论孩子出现如何令你惊讶的异常举动,多理解,多沟通,就会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眺望台

  得让孩子“碰碰钉子”

  家住我市某县的宁宁(化名),最近几天总想找个地方躲起来,原因和他手中的二胡有关。

  宁宁的父亲陈先生在洛阳经营钢材生意十几年,攒下一笔不小的家业。陈先生小的时候,对“拉弦子”有了浓厚的兴趣,觉得“拉弦子”是世界上最美的事情。因此,当后来有了儿子宁宁之后,他就征求宁宁的意见,想让宁宁学拉二胡。

  受父亲爱好的影响,宁宁非常争气,一路学下来,二胡水平提高很快。辅导他的专业老师预测,他将来能考上中央音乐学院。于是,今年艺术类专业考试时,父母及家人对他的期望非常高。但期望越大,压力也就越大。就在考试前几天,宁宁竟然宣布放弃考试,说啥也不再摸二胡了。

  眼睁睁看着自己和孩子这么多年的心血就要化为泡影,陈先生百思不得其解。后来他带着宁宁去看心理医生方才了解到:原来,宁宁表示,在他成长的道路上,父母付出了太多心血和金钱,他如果这次没能发挥出水平,考试成绩不理想的话,他不敢想像这一切所带来的后果……

  市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团团长张素霞说,当今社会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生活上宁可自己苦一点,也不让孩子受委屈;在学习上,家长竭尽全力让孩子从幼儿园起就接受最好的教育。而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也给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宠爱提供了物质基础。这样,孩子被过度溺爱,经历的挫折太少,就失去了必要的抗挫折能力。

  但是,有部分家长认为,当前孩子承受的压力太大——他们不仅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考试,还要面对学习成绩的对比以及将来就业无门等各方面的压力。孩子不是没有受过挫折,而是受到的挫折太多了。

  张素霞说,这两种看法看似截然相反,但实际上出现的原因完全一致。例如受父母千般疼爱的宁宁,没有经历过生活的困顿,一方面是物质生活优越,一方面是精神上压力巨大。所以宁宁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处境中无法寻求心理平衡,就像被两股巨浪推到浪尖的一叶扁舟,一旦心理防线崩溃,就会出现类似弃考的现象。

  因此,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家长不妨让孩子在生活中受受挫折,“碰碰钉子”,锻炼一下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延迟满足”的能力,这将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有利于健全他们的人格。

  不过,家长和教师一定要消除一种误解:挫折教育绝不是让孩子“吃苦”,任何方式的体罚、心罚都不是挫折教育。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学生所遭受的挫折应该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是自然来临的,而不是家长和教师故意施加的,过分的挫折教育可能会超出孩子的承受能力,反而适得其反。

  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和教师要充分了解孩子的个性,因材施教,既要循循善诱,又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类型,注重培养他们的情绪自我疏导、排遣的能力,变不良刺激为中性甚至是积极方面的刺激,从而提高孩子的挫折耐受能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