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家商铺内,一次性筷子直接堆在地上进行分装。 | |
连日来,在被央视“3·15”晚会曝光之后,小小的一次性筷子再次引起关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发出紧急通知,严防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一次性筷子流入餐饮环节。
记者昨日初步调查发现,洛阳市区内暂未发现一次性筷子的生产企业,市场上批发的一次性筷子大多来自外地,其卫生状况难以保障。
部门暗访:
仓库里一股刺鼻的气味
昨日上午,市工商局经检支队与洛龙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率先行动,各自抽调执法人员,在洛龙区范围内针对一次性筷子展开暗访。
据参与暗访的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执法人员介绍,根据先前掌握的情况,洛龙区仅有一家一次性筷子的生产企业,位于关林镇皂角树市场内。昨日上午,执法人员以购货名义进入现场,发现这家企业已经不再生产,而是改成了从外地进货转售的批发企业。
“我们一进到仓库里,就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只见一大袋、一大袋包装好的一次性筷子摞得跟小山一样,有的上面印有厂名厂址,有的啥都没有……”该执法人员说,为免打草惊蛇,他们在现场未采取行动。接下来,他们将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摸查一次性筷子的生产及批发企业,对批发企业将依法查验其进货渠道,同时对其是否残留有害物质进行抽检。
市工商局12315申诉举报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市民如发现违规加工一次性筷子的线索,可拨打12315举报。
记者走访:
筷子直接堆在地上分装
据了解,中原农贸城内有20余家商户批发一次性筷子。昨日上午,记者前往实地走访。
记者摸到第一家商铺时,就看到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成把的一次性筷子直接堆在地上,店员直接用手将它们装进一个个白色编织袋里,编织袋上只有“东北杨”等字样,没有厂名、厂址。此外,地面和一张桌子上落满木屑,显然有一部分筷子是在现场经过削制后才进行分装。
店主解释,他们的一次性筷子是从东北进的货,10万双装一大件,有一大件的编织袋破了,这才在商铺里用较小规格的白色编织袋进行分装。
在昨日走访的几家商铺中,店主都称洛阳现在没有一次性筷子的生产企业,他们的一次性筷子都是产自东北,材质为“东北杨”,与被央视“3·15”晚会曝光的湖南怀化、江西宜丰违规生产的一次性筷子相比是“清白”的。然而,记者昨日所见的一次性筷子外包装上,都没有具体的厂名、厂址。
也有店主透露,中原农贸城内确有商户从郑州等地批发“漂白筷子”,其使用的是劣质木材,但经过加工处理后,看上去特别白净。与正规的一次性筷子相比,这种“漂白筷子”质软、易脆,闻上去还有一种刺鼻的酸味。
有人呼吁:
不用一次性筷子才能治本
徐春龙,洛阳知名的民间环保人士。在徐春龙看来,针对一次性筷子的查处,不管从生产源头还是批发环节或者餐饮企业,都是治标不治本。从根本上来说,只有公众环保意识进一步提高,人们都不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那些“问题筷子”才会真正销声匿迹。
徐春龙建议,政府部门应当出台相关法律规范,尽快推出强制性措施禁止一次性筷子;同时号召与餐饮相关的协会组织先期开展“禁筷”行动,可借鉴外省市的一些做法。
目前,北京市“禁筷”行动是由活动方“绿色和平组织”发起,北京市300多家餐馆统一告别一次性筷子,1.7万名北京市民承诺今后不再使用一次性筷子;广州市饮食行业商会承诺,广州餐饮行业已基本不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下属超过1000家餐饮企业已经全部不再使用一次性筷子,几乎涵盖了广州所有中高档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