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吟秋 |
|
市23中初一(7)班周一下午的第一堂课是历史课。历史教师徐艳平在黑板上写下“贞观之治”4个字后开始了这堂课的教学。
“谁能回答一下,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徐艳平的话音刚落,坐在后排的一个大个子男孩儿就把手举了起来。除了书本上提到的内容外,他越说越起劲儿,甚至提到隋炀帝当年的船工有很多都是宫女。
当徐艳平讲到“玄武门之变”时,这个男孩儿又站了起来。这一次,他首先表示自己对这一段历史并不是特别熟悉,但在捧着书本将这一历史事件的过程读完后,他又提出了自己的理解:“我认为,凡是当皇帝的人,都必须心狠手辣。”
不少同学发出了低沉的笑声,一些同学甚至站出来对他的观点进行反驳。徐艳萍随即叫停了这场争论,并简单地指出高个子男孩儿用词的不当。
高个子男孩儿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崔吟秋。对于他这种表现,徐艳平已经习以为常——每次上历史课,崔吟秋都会站起来说上个一二三,徐艳平后来不得不对他的发言时间进行限定。
其实,崔吟秋在上其他课时也很活跃。数学老师刚在黑板上写下一道数学题,他就把手高高地举过头顶,然后把解题过程从头到尾讲上一遍。
今年13岁的崔吟秋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他从小就对知识类、科普类的电视节目感兴趣,央视10套的《百家讲坛》、《探索·发现》等节目是他的最爱——每天晚上写完作业,他都会看上一个小时。除此之外,他还在课下读了不少有关历史的书籍,上网时也不忘查阅一些感兴趣的话题。
虽然有时自己的课堂会被崔吟秋的“即兴演出”搞得支离破碎,但徐艳平并不掩饰自己对这个学生的喜爱。“有一次,他在讲一个故事的时候突然卡壳了,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没想到,下一次上课,他还是要举手发言,全然没把同学的嘲笑当回事儿——有这样勇气的学生,现在真的不多见了。”
瑕不掩瑜,徐艳平对崔吟秋的缺点看得也很清楚:“他的语言组织能力需要加强,回答问题应该有的放矢。另外,他需要在自控方面做得更好一些。”
对此,班主任陈佩红老师说:“崔吟秋积极学习和发言的做法,在目前的学生中并不多见。他这么做说明他在课堂上始终紧跟老师的思路,而且思维很活跃。从效果来看,他的成绩在班级内位居前列,学习效率也非常高。”陈佩红表示,她正在考虑对崔吟秋进行合适的引导,并以他为范本,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发言,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