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片《越光宝盒》在各大影院的热映,掀起又一场搞笑风暴。“恶搞”为何大行其道,且有如此强烈的娱乐效果呢?让我们看看,发自内心的欢愉,到底来自哪里。
《越光宝盒》的剧情荒诞、离奇,从神话时空到另类三国,从猥琐的山贼到毫无头脑的赵云,还出现了对数十部电影的恶搞片段。而网络上,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到《恶搞新闻联播》、《恶搞春晚》,大家对恶搞剧津津乐道,认为恶搞喜剧让人“看了还想看”。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蒋庆伟认为,“恶搞”由网络催生,相对于传统文化来说,属于亚文化,带有强烈的草根色彩。它往往具备三个特点:第一,突出个性和创意。“恶搞”情节往往结构突破传统、追求自由、标新立异,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第二,风趣、幽默。“恶搞”往往像相声一样,有“抖包袱”的环节,又像肥皂剧一样,能给人单纯的快乐,具有很强的娱乐性。第三,讽刺和反叛。“恶搞”通过夸张和搞笑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现实社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容易引起各方关注。这些特点,既标新立异,又被大众广泛接受,使年轻人“张扬个性”和“融于社会”的矛盾得到统一,同时也符合了当前社会追求新、奇、异、特的文化心理,因此受到广泛欢迎。
另外,现代人生活节奏快,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较大,更追求娱乐文化。颠覆经典、超乎常理的“恶搞”,往往将相对严肃、庄重的事物,通过夸张、调侃、讽刺等手法,以一种看似无所谓的轻松态度表现出来,制造出一种爆笑式的强娱乐效果。从心理上说,这种爆笑和出人意料,可以让人的各种心理压力得到强有力的释放,因此人们看后倍感愉悦和轻松,使人更具有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踏实感。而通过网络等媒体制造、传播“恶搞喜剧”的“有才人”,宣泄了“愤青”情绪,借此彰显能力,体现了自我价值,找到了归属感和认同感。
在对待“恶搞”的态度上,蒋庆伟认为,这只是一种茶余饭后的消遣和娱乐,它能带给人轻松和愉悦,却无法代替历史沉积下来的主流文化。因此,对于“恶搞”,我们姑且笑一笑、乐一乐,轻松对待;对主流文化,我们不能抛弃,应该宽容对待,这样才更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和谐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