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期间,扫墓的人很多。昨日,记者到市烈士陵园和几家公墓看了看,发现用鲜花、水果等拜祭逝者的市民不少。
烈士陵园:不允许带鞭炮、“纸扎”进入
市烈士陵园内,环境幽静,庄严肃穆,高大的纪念碑前,两个大花圈静静诉说着对先烈的怀念。
“我们大都是接待单位、学校等的集体扫墓。对于市民的个人拜祭,大都集中在一个统一拜祭点。”市烈士陵园主任韩勇说。他把我们领到了陵园西侧一个相对封闭的拜祭区,我们看到一些市民在临时墓碑前点燃纸元宝等,或放置一些果品,寄托哀思。
采访中,洛浦路小学的240多名学生恰好在老师的带领下扫墓,参观纪念馆,祭拜烈士墓,缅怀先烈。韩勇说,对于纸元宝、小型花圈等祭祀品,是允许带入烈士陵园的,但是鞭炮、“纸扎”等不允许带入陵园,希望市民谅解。
心意最重要
我们驱车来到位于洛阳殡仪馆西侧的北邙骨灰公墓,刚到门口,就看到大大小小十余家贩卖纸钱和鞭炮的摊贩。虽然清明未到,但已经有不少人来这里扫墓。
走在一排排的公墓间,我们发现,有的墓碑下方放着一束淡雅的素菊,还有的碑座上撒满了花瓣儿。一名刚拜祭过父母的市民说,以往也放过鞭炮,烧过“纸扎”,现在觉得献束鲜花、供奉水果也同样能让在天堂的父母感受到儿女们的思念,因为“方式并不绝对,心意才最重要”。不过,公墓里不时还会升腾起黑烟,响起鞭炮声。
据公墓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对“纸扎”和鞭炮一般没有限制,但他们尽量会劝扫墓者用文明的方式祭奠。
在铁皮桶里烧纸
时近中午,位于瀍河回族区的盘龙陵园里的扫墓者并不多。我们看到,几乎每一块墓碑上都缠绕着颜色各异的花朵,这里没有鞭炮燃放过的痕迹,取而代之的是一束束白菊、黄菊、百合、康乃馨……
公墓中心的一个凉亭里,摆着许多铁皮桶,市民可以在桶里烧纸,这样既避免了造成遍地灰烬的尴尬,同时也表达了哀思,不失为一个方便之举。
记者手记:“你的到来,带给我们无尽的欢乐;你的离去,带走我们无尽的思念”、“倾听你的笑语,感受你的热情,你并没有离去,我们永远爱你”……采访中,我们被这些墓志铭上的文字感动着。逝者已去,生者如何寄托哀思?烧纸还是献花?放鞭炮还是默默地肃立?
其实,扫墓,就是生者对逝者的一种怀念。就像那位拜祭者说的:“方式并不绝对,心意才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