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29版:经典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河洛春秋
生活民俗系列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0 年 4 月 6 日 星期    【打印】  
河洛春秋
生活民俗系列
记者 孙钦良
  家塾属于私塾的一种,不是官办学校。旧时富户子女众多,有在家里办学的条件,就请老师来家教授子弟,此种场馆称为家塾或家馆。家塾一般布局庄重,彰显敬师尊儒之风,教规极端严格……

  住

    家塾

    大宅院中的一角圣地

  家塾(资料图片)

  现在的人对家塾不甚了解,但还知道私塾的存在。影视剧中常出现这样的镜头:一位先生,几名学童,一把戒尺,讲课时先生正襟危坐,学生依次走过来,把书放在先生桌上,然后侍立一旁,恭听先生圈点讲评。先生讲罢,学生复述,遇上粗心或调皮的学生,先生便拿起戒尺(竹板或其他板子)打其手心。

  这样的镜头是否真实?记者采访了我市学者王铎先生。他说这些场景是真实的,旧时不论家塾还是私塾,都是很神圣的地方,有的私塾干脆设在家祠里。家祠是祭祀先祖的地方,本身就是庄严之所。王先生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洋学堂(新学堂)虽已普及,但还有私塾在办学。所谓私塾,是区别于官办学校的叫法,是私人所办的学校。私塾有多种:有塾师自己办的教馆、学馆,有地主、商人设立的家塾,还有利用庙宇地租收入或私人捐款兴办的义塾。

  私塾产生于春秋时期,作为私学的一种,除秦代曾被短暂停废外,2000多年间延绵不衰,是培养人才的摇篮。私塾与官学相辅相成,并驾齐驱,为传递传统文化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家塾和私塾在清代最为盛行。由于清代地方儒学有名无实,少年真正读书受教育的场所,一般都是私塾或家塾。当时洛阳城乡都有私塾,但家塾并不是很多,只有特别富有的人家才有条件办家塾。王先生小时候曾见过家塾的教学情景:于大宅院中辟出一个院落,腾出数间房子作为教室,家中子弟不出家门,便能接受教育。

  家塾占地面积不大,但建筑布局庄重,功能与纯粹的民居有区别。比较大的家塾,院落为两进或三进,每一进院子的进深依次递增,并通过轴线和层次序列来体现尊卑,彰显纲常。一般情况下,院落内有两个天井,大天井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气氛热闹,类似操场;小天井供学生散步,气氛安静,老师常出现在这里,和学生交流读书心得。整个家塾空间,形成一个序中有和、和中有序的和谐整体。

  家塾气氛端肃,入门是孔子像(或牌位),像前有桌案,上置香炉。6岁蒙童入学,须在孔子像前恭立,向孔子像和先生各磕一个头,这样便取得了入学资格。有的家塾在讲堂内也设孔子像,前面放一张八仙桌,老师的坐椅放在八仙桌旁边,老师坐在那里教书。

  家塾讲堂的墙壁上,一般贴有“敬惜字纸”字样,老师会教育学生,凡是字纸,都是圣人的东西,不能损污;凡写过字的纸,不能随便扔掉,也不能揉作一团,必须叠整齐了,放在固定位置,由老师最后整理存放。家塾教师一般为当地有名的老秀才或老举人,无论家塾主人有多么富裕,对先生都是毕恭毕敬,即使家中长辈来走动,也须经过先生的同意——这是民居建筑中的一块圣地,上课时大门紧闭,门上对联一般为“精勤经史学人事,坐起恭敬儒者风”,要求学生勤奋读经史,不可调皮捣蛋,无论坐着还是走动,都要体现出儒生素养。

  记者见过的家塾有山西灵石王家大院家塾、巩义康百万庄园里的窑洞家塾、浙江嘉兴桐乡茅盾故居家塾。印象中凡是家塾,都建在大宅院的东南方位,这是因为此处是尊位。家塾的建筑风格朴实庄重、典雅大方,以砖木结构为主;构架为穿斗与抬梁结合,硬山搁檩,简洁清新;装修上较少雕饰彩绘,色调和风格均显示朴实自然之美,突出人文建筑情怀,连最常见的门楼,也仅砖雕“某某家塾”额头,并无繁缛雕凿之俗。

  据洛阳师范学院教授郭绍林先生介绍,家塾也称家馆,大户人家如果子女多,在家里开办家塾是很合算的,一是可以选择有名望的先生来教书,使本家子弟成为名师之徒,譬如梁启超,就曾聘请谢国桢来做家塾教师。谢虽然是他的学生,但国学水平甚高,使其子女受益匪浅。郭先生说,有钱人甚至可以做到“一人一师”,让一位老师教育他的一个子女,这样可根据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如果子女嫌独自学习太寂寞,可邀请亲友的孩子来陪读,陪读生不用缴纳学费。

  家塾学生入学年龄不限,从五六岁至十几岁,都可在一个家塾里学习。学生少则三五人,多则八九人,不像现在学校的大班教学。由于官办学校只开办到县级,所以乡村教育全靠私塾、家塾来补充。学生的学习内容均无统一要求和规定,一般是先识方块字,书写在一寸见方的纸上,认到千字左右后,便开始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也有老师直接教读“四书”的,教学方法是:先教学生熟读、背诵,再由老师逐句讲解;粗解字义后,则教对句,即学做对联,为今后做诗做准备。学生“四书”读完,即读“五经”,兼读古文如《古文观止》等,为学习作文做准备。

  由于科举取士深入人心,家塾也重视制科文字(八股文)的习作,为科举考试做准备,学规极严,有严厉的惩罚措施,老师可以体罚学生,用戒尺打手心,这是私塾的弊端。但私塾也有优点,可以因人施教,灵活掌握教学进度及难易程度,还重视学生的德育,使儿童从小养成良好习惯。最重要的是,由于塾师各有秉性,教出的学生也有个性,即民谚说的“啥师父,啥徒弟”,不似今天的学校,学生都在一个大班里,老师轮流上课,数学老师走了语文老师来,语文老师走了外语老师至,身边的老师多了,学生在气质上谁也不像,个性不突出,这是古今教育的一大差别。

  衣

  男童帽

  模仿书生帽,寓意好前程

  孙钦良 摄

  图中这顶男童帽,形体小但做工细致,来自洛阳民间,是清代男孩子戴的帽子,全称“黑底盘金绣书生帽”,缎面黑底,镶有玉石,缀有帽带,远看像个风筝。

  旧时男童地位比女童高,家长都希望男童将来能够好好读书,参加科举取得功名,所以穿戴上也讲究,譬如男童帽,多制作成书生帽样式。所谓书生帽,有多种类型,常见的是“巾”,唤作“文生巾”,后边有飘带,凡清秀、潇洒的书生和儒雅公子都戴它。还有“方巾”,家境不太富裕的书生才佩戴,是黑色的方形帽子。至于“武生巾”,后面不缀飘带,男童帽一般不模仿此样式——旧时从文的比习武的地位高,家长都希望孩子从文,不喜欢孩子打打杀杀。

  家长让男童戴“准书生帽”,是对他的鼓励也是鞭策,让他从小就羡慕儒生,举止文雅,考中秀才甚至举人。

  食

  锅贴

  煎烙而成的“饺子”

  洛阳锅贴很有名,直到今天仍是人们喜欢的小吃。

  锅贴,顾名思义,是贴着锅整出来的食品。咋整呢?好整!将平底锅稍微抹一层油,将锅贴整齐地摆好,一个挨一个,然后用火煎烙,煎时用小嘴水壶均匀地洒上一些水,洒在锅贴缝隙处,使之渗入锅的底部,然后盖上锅盖,煎烙三分钟,再洒一次水;烙三分钟后,再洒水一次,淋油少许,四五分钟后即用铁铲取出,五六个连在一起,底部呈金黄色,皮脆馅儿鲜,香气扑鼻。

  锅贴馅儿与饺子馅儿差不多,可荤可素,可用猪羊肉入馅儿,也可用野味入馅儿,看个人的喜好。其实,锅贴与水饺、烫面角都是馅儿类食品,只是水饺用水煮,烫面角用笼蒸,而锅贴是用油煎烙而成。

  关于锅贴有个传说,说是慈禧太后爱吃饺子,但饺子一凉就不肯吃了,害得御膳房不停地煮饺子,有时还得把放冷的饺子扔掉。一天太后下朝,闻到宫墙外飘来香味,好奇地出来一看,有人在煎烙状似饺子、面皮金黄的食物,尝一口,挺好吃。原来,这是御膳房丢掉的饺子,让生意人捡到了,觉得可惜,于是用油煎了吃。慈禧没怪罪御膳房,也让他们照着做,后流传开来,成为今天的锅贴。

  行

  打尖住店

  古人远行的两件大事

  古人远行,路途中需多次住店。当客人来到客栈时,店小二都要迎上来问:“客官是打尖还是住店?”若客人说:“把马牵过去喂些草料。”这表明是打尖,人和马短暂休息后,还要继续上路。

  打尖是补充点儿干粮、水什么的然后再上路,而住店则必须过夜。

  “打尖”一词,古典文学作品中常见。其实打尖系“打火”之误——很久以前,人们发现午饭时正值日中,所以称午饭为“中火”,旅途中吃午饭,便叫“打火”,后来叫来叫去,人们把“打火”叫成了“打尖”。这个考证有出处,参见清人著作《听雨丛谈》卷十一。  

  打尖和住店,作为旅途中的两件大事,是古人绕不开的,那时交通不便,从洛阳往南走,走一天只能到嵩县;往东走一天,出不了偃师地界,天黑了就必须住店——住店安全第一,店家不看管行李,客人一要防备贼人盗窃,二要防备店家欺诈。曾有几个秀才进京赶考,一日投店住宿,客栈牌子上写着:“明天吃饭不要钱!”大家看了高兴,以为只收住宿费。 谁知第二天,店家照样要饭钱。客人问:“不是写着‘明天吃饭不要钱’吗?”店家说:“是呀!写的是明天不要钱,今天怎么能不要?”客人还是被忽悠了——所以古时住店是大事,必须处处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