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29版:经典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河洛春秋 生活民俗系列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0 年 4 月 8 日 星期    【打印】  
河洛春秋 生活民俗系列
记者 孙钦良 文/图
  服装是一种时代语言,服装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前,洛阳男子穿大衫子(长袍),新中国成立后穿中山装,并把穿中山装看成是很体面的事情,尤其是男同志结婚,一定要以中山装为礼服。

    衣

  中山装:最体面的大众服装

  中山装按说应该好找,但记者找了老半天,才在一家百货商场的4楼找到了一个经营专柜。营业员说,中山装目前还有市场,顾客多是离休老干部,至于年轻人,从这里走过时,只是好奇地看一眼。

  曾几何时,中山装可是全国成年男子都想穿的服装。就拿记者本人来说,起码穿过10年中山装。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街上随处可见中山装的影子,而且以蓝色居多,“中山装,浪打浪,眼前全是蓝海洋”,这话一点儿不夸张。

  老城东大街81岁的高连海老人对记者说,洛阳解放前夕,城内很乱,许多商铺都关门了,一些大的商号迁离洛阳,剩下的绸布商号只有4家,市场很萧条。洛阳解放后,市场秩序很快恢复,尤其是裁缝铺,生意很火爆。为啥?换装呀!新中国成立以前,城里人一般穿侧面开襟的大衫子,有钱人家的女子穿旗袍;农村男子穿对襟短衣,妇女穿侧开襟的短衫,很少有人穿中山装。新中国成立以后,穿中山装的人越来越多,裁缝铺里有的伙计会做,有的不会做,裁缝们就相互学习,都学做中山装。

  洛阳第一批穿上中山装的人,都很爱惜这种新式服装,每次出门前都要照照镜子,干活的时候,专门戴上套袖,生怕弄脏了衣服。那时候人们爱说,中山装有文化,四个口袋代表“四维”,即“礼、义、廉、耻”;袖子上的三颗纽扣代表“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

  说起“三民主义”,就该说说中山装的来历了。

  关于中山装的由来,共有四种说法,都与孙中山有关。第一种说法是:1902年,孙中山到越南河内进行革命活动,为了节省开支,授意在此开洋装店的广东人黄隆生设计了中山装,主要吸收了西装和越南华侨服装元素。第二种说法是:孙中山以中国便服为基础,借鉴西装的硬领及多个口袋等元素设计了中山装,并于1916年委托宁波“荣昌祥”老字号制作了第一套中山装。第三种说法是:1919年,孙中山在上海居住,将一件穿过的陆军制服拿到服装店请裁缝改为便服,改成之后既像便服也像西装,还有点儿军装痕迹,店员便为之起名为中山装。第四种说法是:1923年,孙中山就任中国革命政府大元帅时,感到西装样式繁琐,穿着不便,又不适合国情,于是亲自设计了中山装,借鉴的是南洋华侨穿的“企领文装”。

  《中华文化习俗辞典》中归纳为:“孙中山参照中国原有衣裤特点,吸收南洋华侨的‘企领文装’和‘西装样式’,本着‘适于卫生,便于动作,易于经济,壮于观瞻’的原则,亲自主持设计,由黄隆生裁制出的一种服装式样”,这是迄今为止关于中山装最全面的说法。

  中山装的最初款式为立领、前门襟、9粒明扣、4个压爿口袋,背面有后过肩、暗褶式背缝和半腰带。1922年中山装改为立翻领、7粒明扣,下口袋为老虎袋。后又改成现在的款式:上衣为立翻领,有风纪扣;衣身三开片,前门襟,5粒明扣;4个贴袋,各有袋盖及1粒明扣,上为平贴袋,下为老虎袋,左右对称;左上袋盖靠右线迹处留有约3厘米宽的插笔口。

  史载孙中山穿上第一套中山装时说:“这种服装好看、实用、方便、省钱,不像穿西装那样要配衬衣,还要硬领,这些东西多是进口的,费事费钱。” 看来孙先生是想改变西装一统天下的局面,让中山装融入诸多中国元素。

  民国政府曾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并革新了中山装的造型,赋予其新的含义: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袋盖呈倒笔架形状,寓意以文治国。其二,门襟上五粒纽扣,寓意中国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而为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其三,袖口的三粒纽扣代表“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其四,后背不破缝,寓意国家和平统一。其五,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的治国理念。

  在孙中山先生的倡导下,当时革命党人都以身着中山装为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革命领袖大都穿中山装,所以群众便以穿中山装来表达对新时代的热爱,使其成为新中国的一款标志性服装,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毛泽东就特别喜欢中山装,经常在公开场合穿中山装,所以西方也称中山装为“毛装”。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亿万中国人大多穿中山装,并在上衣兜里插支钢笔,代表有文化和有上进心。

  记得20世纪70年代,中学教师都穿中山装,风纪扣都系得很严,为不让汗渍沾染衣领,就用勾针勾一条白色缕空的假领,附在衣领里边,假领脏污后可拿下来清洗,然后重新装上,这样就不必经常洗整套服装了。做中山装的布料,用得最多的是华达呢,这种面料厚实平滑,光泽柔和,与中山装的风格相得益彰,使其显得沉稳庄重。当时做套中山装,需要十六七尺布料,手快的裁缝一天能缝制一套,最快两天做三套。中山装的色彩,常见的有蓝色、灰色,这两种颜色朴实、庄重,为当时的人们所喜爱。

  食

  油旋

  层层叠叠全靠油

  片片成旋片片香

  洛阳油旋有圆形、椭圆形两种,先烙后烤,烤好后色泽金黄,中间凹陷,层层叠叠,片片成旋,内软外酥,香味浓郁。

  如今也有卖油旋的,其实不能称其为油旋,不舍得放油,干巴巴的,最多算是烧饼,而且片片不成旋,色泽不金黄,喝牛肉汤、羊肉汤配的多是这种饼。

  油旋好吃全靠油,而且必须是上好的油。最好吃的油旋在偃师李村——店伙计敢于当街制作,用温水和面后,将面剂擀成薄薄的长条,抹上喷香的油,撒上葱花等佐料,然后卷起按圆了,再旋成团放入平底锅,烙至两面见黄后入烤炉,烘烤后外焦内酥,又嫩又香,不用配菜就能让你吃饱。

  当地民谚曰:“李村会上两大怪,烙饼扣着卖,油旋鞋底拽。”这说明李村油旋的形状像鞋底子,椭圆形的,纹路由内及外,旋迹可见,就像用针线纳鞋底时“拽”出来的一样,而且个大耐吃,够你“拽”上一阵子的。据说旧时男子赶集,都要买几个油旋回家孝敬老娘,结果媳妇看见了,也想吃,却不好意思说,于是编个顺口溜:“都说儿子孝娘亲,岂知媳妇也是人;捎个油旋不诓外,香的还是自家人。”

  住

  门环的作用

  叩门、拉门、锁门

 

  门环这东西,如今还可以找到——图中的门环来自洛阳老城,它是供叩门、拉门、锁门用的。

  古代建筑构件很有讲究,单是两扇门上就有门钉、门环、门闩等。门钉用来固定门板,使其坚固;门闩用来闩门,保证安全;门环除了叩门、拉门、锁门等实用价值外,还有个重要作用,就是装饰门面。

  旧时洛阳老城,无论是富人家还是穷人家,都要装个门环。其中,镶扣在门上用以固定的底座称为铺首,又叫门铺。准确地讲,铺首只是门环底座,铺首衔环才是一个完整的门环。客人来访时,用手拍击门环,门环撞击铺首,发出响声,主人听到了,知道有客到,便来开门。

  制作铺首的材料有铁、铜等。工匠根据顾客的身份和要求,打造出各式各样的铺首。但铺首的使用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不是你想要什么样式的就打什么样式的,越级会惹麻烦。普通人家的铺首多为圆形、六角形,边缘打制一些花卉、卷云花边图案,配以圆圈门环。七品以上官员可以用兽头门环,可在铺首的尺寸、用料、工艺上讲究一些,用料多是铜制鎏金,看上去光彩夺目,造型有狮子、老虎等猛兽,一个个怒目圆睁,好不威风,嘴巴大张处,恰好衔着门环——这类门环实用价值淡化,炫耀指数增加,用来装点门面,增加门第威严。

  行

  两汉洛阳城

  主要靠漕运

(资料图片)

  西汉建立之初,洛阳作为京都的时间大约有3个月。刘邦最后定都长安,洛阳变成陪都,却要给京都“当差”——向长安输送粮食。

  从洛阳往关中送粮食,若走崤函古道,道路艰险不好走,因此主要靠漕运,漕运成了当时的主要运输方式。

  汉文帝之前,洛阳往长安运粮,还只是小打小闹,每年运粮不过10万石。到了汉武帝时期,洛阳运粮的任务增加了:每年须往长安运粮400万石,有一年竟运去600万石。汉武帝自然高兴了,却害苦了洛阳水工。

  当时西上黄河,都是逆流行船,全靠人力,困难可想而知,特别是到了新安县八里胡同,河道连连,水流湍急。走到三门峡,更是天险重重,纤夫走在黄河绝壁的栈道上,有累死的也有摔死的。一直到今天,三门峡、新安县还有古代栈道的痕迹。1998年,我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在八里胡同长约6公里的黄河南北两岸,又发现了14段古栈道遗迹。

  东汉时期刘秀在洛阳建都,近200年时间运输还是靠漕运,不过这时的运输方向已不单单是向西,而是向四面八方:向东到济南,向南到南海,还有一路先经陆路到南阳,再转水路经汉水、长江直达大西南——两汉时期,洛阳作为水上交通枢纽,水上运输一直很活跃。漕运成本巨大,想来十分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