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隆广告人报》提供的照片经处理后的效果。 |
|
□记者
邓德洪
连日来,“洛阳漂流瓶漂洋过海到澳洲”一事引起国内外多家媒体广泛关注,“神秘漂流瓶”的主人更是吊足了公众的胃口。昨日,在澳洲媒体发来“瓶中信”的照片后,经多方仔细辨认和查找,这个传奇故事的主角找到了!
澳洲媒体发来“瓶中信”照片
9日下午,刚从悉尼留学归来的市民高翔欣然接受本报委托,给澳大利亚《季隆广告人报》(前译《季隆广告报》)发去英文电子邮件,请对方发来清晰的“瓶中信”照片。
昨日12时36分,高翔收到了《季隆广告人报》责任编辑保罗·诺兰的回信,信中发过来一张“瓶中信”的照片,并称“这是我们手里目前关于瓶子里纸条内容最清晰的照片”。
只是,这张照片让我们有点儿哭笑不得——或许是外国人对汉字不大了解,照片中放在漂流瓶中的纸条,竟然是背面朝着镜头,上面的汉字是左右颠倒的。
通过技术处理,我们终于看到了这张纸条的“庐山真面目”。不过,由于漂流瓶表面局部反光,纸条上的一些字又被污渍覆盖,我们只能根据先前掌握的信息推断出以下内容:“有幸与我联系,很希望和你成为朋友,你愿意吗?中国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合峪镇前村。”
此外,纸条下方还有一串数字,经辨认是“471514”——经查,这正是栾川县合峪镇的邮编,这有力地印证了我们先前关于漂流瓶主人籍贯的推断!然而,纸条末尾的签名比较模糊,但并不像先前报道的“李新波”,而应该是“李海×”。
“神秘漂流瓶”的主人找到了!
根据高翔昨日收到的照片,省内媒体记者兵分多路进行进一步查找。昨日16时许,从栾川县合峪镇传来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神秘漂流瓶”的主人找到了!
他叫李海波,籍贯正是栾川县合峪镇前村。昨日下午通过网络看到漂流瓶照片的第一眼后,他非常肯定地表示:“那个漂流瓶是我投的,纸条上的字一看就是我写的!”然后,他当场写了几个字,经在场民警与“瓶中信”的字迹进行比对,两者非常相似!
在随后的电话采访中,李海波说,他今年30岁,2004年通过该县劳动部门劳务输出到国外打渔。2005年冬天的一个下午,他所在的渔船从阿根廷返回位于西班牙拉斯帕尔马斯的基地。途经印度洋时,他写了一张希望交友的纸条,放进一个玻璃瓶里(不记得是酒瓶还是饮料瓶了),然后从船上扔到海中。
“跑了好几年船,我就投过这一次漂流瓶,真的就只投过这一个,所以到现在我对这件事的印象还非常深刻。”李海波说,长期在海上工作的人难免会孤独,十分渴望与人沟通交流,所以经常会有人投放漂流瓶,希望借此交到未知的朋友。当时船上还有两三个人和他一起投放漂流瓶,但谁都知道漂流瓶被人捡到的概率太低了,所以压根儿就没抱什么希望。
李海波说,自2007年回国后,他一直在县城务工,几乎已将此事遗忘。“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这真是太意外、太幸运了!”他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中澳媒体联动开启一段跨国奇缘
昨日17时许,高翔通过电子邮件向《季隆广告人报》反馈了此事的最新进展,信中说:
“好消息!今天下午,通过《洛阳晚报》等媒体的共同努力,我们在洛阳市栾川县合峪镇找到了漂流瓶的主人。如果可能的话,我们本地的记者希望能够邀请贵报和劳伦斯父子进行一次网络视频或者电话采访,或者也可以通过MSN和电子邮件进行一系列互动。谢谢!”
《季隆广告人报》对此表示出极大兴趣,在接到高翔的电子邮件后马上安排记者克瑞斯威尔·乔尔进行了回复:“谢谢您的最新消息。在您刚才和李海波通电话时,是否还了解到其他消息呢?当时他在投放漂流瓶时打算往哪里去呢?我们希望可以尽快就几个问题采访一下李海波,您觉得什么时候方便呢?”
一个“洛阳漂流瓶”引发的跨国奇缘即将拉开序幕,敬请关注本报后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