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族姓祠堂,或称家庙,有宗祠、支祠、家祠之分;一类是先贤祠堂,如洛阳的老子祠、朱熹祠、董宣祠、邵雍祠等。祠堂功用虽多,其实质也就一点——封建伦理思想的教育基地。
住
祠堂
封建伦理思想的教育基地
|
孙钦良 摄 |
如今的洛阳,族姓祠堂少,先贤祠堂多,总的情况是:族姓祠堂早年已消失殆尽,先贤祠堂屡被拆毁正在消失。
先贤祠堂中的董宣祠,位于老城东大街与民主街西北角。董宣是东汉建武年间洛阳令,他执法严明不畏强权,所以为后人所尊敬。该祠于明末始建,今尚有少许建筑遗存,门口有古槐一株。老子祠在东关中通巷,于唐高宗时建成,绝大部分建筑已不存。贾谊祠位于爽明街路西,建于明洪武年间,大殿毁于20世纪50年代,北垣现尚存残垣断壁。朱熹祠位处老城南关凤化街南口,建于明朝末年,全部为砖木结构,设有大殿、二殿,2007年秋被拆,现于原祠前(临近九都路)新建石牌坊一座。
洛阳先贤祠堂建筑共有以下几大类:第一类是把纪念名人的庙宇当做祠堂,譬如周公庙,敬奉元圣周公,同时被当做周公祠。第二类是由先贤故居改造而成的,如位于安乐的邵雍故居,同时也叫邵雍祠堂,大门口有两个标牌,一为挂牌“先贤邵康节故居”,一为石碑“邵雍祠堂”。第三类是不依托庙宇和故居,开辟专用场地建祠的,旨在弘扬先贤高德,为纪念历史上的忠臣、良将、清官、大儒所建,由地方政府出资,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教化功用明显,装饰并不华丽。
此类祠堂有:位于老城五贤街的五贤祠,系纪念宋代理学大儒邵雍、程颢、程颐、朱熹、尤西川五位先贤,建于清顺治年间,硬山式砖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正中门楣上有“五贤祠”大匾,两侧有联。堂内泥塑彩绘五大贤哲坐像,身披锦袍,手捧经书,面带笑容,正上方悬“洛学渊源”大匾。常有乡绅和文人、学子到此祭拜,香火极旺,2000年被拆毁。
还有三贤祠,位于东关爽明街,建于清乾隆年间,由河南府出资修建,祠内有大殿一座,纪念明朝洛阳名人刘健、白良辅、阎禹锡3人,大门额题“三贤祠”。洛阳人为啥要建三贤祠?原来刘健累官至吏部尚书,以大学士入阁主持政务,明武宗(朱厚照)非常看重他,称其先生而不呼其名。刘健享年94岁,谥文清,算是一个忠臣。白良辅,白居易的后裔,进士出身,官至监察御史,学问大,著作丰,算是一位博学鸿儒。阎禹锡,举人出身,精通理学,最善解周敦颐的《太极图说通书》,门生很多,一生贫苦,算是一代贤士,死后门人为之安葬。
洛阳族姓祠堂,星散河洛间,零落村镇内,大多毁坏严重,几乎消失殆尽。所幸早些年乡村办学条件艰苦,许多祠堂被学校占用,不断地加以修缮和维护,客观上起到保护作用,这些古建筑反而能留存下来。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有钱建教学楼了,往往扒掉祠堂,建成水泥大楼,使许多祠堂消失了。
族姓祠堂是很严肃的地方,乃族人祭祀祖先的重要场所。封建社会家族观念重,同姓之人往往形成一个村落,组成大家庭,于是建祠祭祀祖先,使之成为凝聚族人的活动平台。
祠堂除用来供奉先祖外,还有多种用途。第一,祠堂是封建道德建设的法庭,族长可在这里行使族权,凡族人违反族规,都要在这里接受处罚。第二,祠堂是家族成员重要的集会场所,例行公事或遇重大事件,族人集会于此商议解决。第三,祠堂是重要的文化交流窗口,建筑构件雕刻作品中,一般有二十四孝图以及鼓励科举入仕的内容。祠堂里的楹联,一是歌颂祖先的功德,二是反映族姓迁徙流布情况,让后代不忘根本,保持家族荣誉感。第四,祠堂建筑质量较好,比民宅用料精,占地面积也大。越是有权势财力的家族,祠堂往往越讲究,拥有华丽的大殿和精致的二殿,院落有三进的也有四进的,甚至还有小花园,所有建材都是上等的,大门端肃奢华,以光宗耀祖。
祠堂多数有堂号,堂号由族人或外姓书法高手所书,制成大匾,高挂正厅。如果是皇帝御赐,那就更加荣耀,要派专人看护,日夜执守。有的祠堂前置有旗杆石,表明族人取得过功名。祠堂管理制度极严,入内不得喧哗,别说是外姓之人,就是族内女性或顽皮儿童,平时也不能入内。
总之,祠堂是念祖德、报祖恩的地方,是加强宗族凝聚力和强调血脉延续以及家族荣光的地方,是整个家族的精神核心所在。
衣
围嘴
年轻人没见过的稀罕物
图中所示物件,如今很少看到。
|
孙钦良 摄 |
这是围嘴,吃饭时套在脖子上。由于物件太小,不受收藏者重视,藏之者寡,弃之者众——该围嘴为民国时期的绣品,征自洛阳民间,全称“咖啡色绣花围嘴”,口径7.5厘米,长9厘米。
不是只有西方贵族才用餐巾,旧时中国老百姓也用餐巾,这种餐巾就是套在脖颈上的围嘴。
古人注重生活细节,连围嘴上也有刺绣,为其注入文化因子。譬如这件围嘴,图案涉及3种事物,第一是喜鹊,第二是彩蝶,第三是梅花,取“喜上眉梢”之意,古朴典雅,富有诗意,庄重中带有喜庆之意,乃家中长辈所佩。
年轻人所佩围嘴,形式要活泼一些,有的是用5块布缝制而成,块块相连,状若梅花,多由小姐佩戴,看上去如五彩云肩,非常华丽。有的围嘴前脸部分扩展了,脖颈后仅有两根带子,这样做可把刺绣功夫都集中在前脸,充分展示绣工。旧时用餐讲究规矩,晚辈须提前临桌,家长不来不能动筷子。子女坐在桌前,彼此品评围嘴,看谁的绣工好。如果被评为劣,绣者便会下苦功,弃旧换新,重新刺绣,有人甚至连夜赶制,次日早餐即套上新围嘴,表示不服输。
食
麻叶
曾作为“肥料”
撒到庄稼地里
|
(资料图片) |
麻叶是一种油炸小吃,薄薄的一片,布满芝麻,故称“麻叶”。豫西人念麻叶,还要加儿化音,读做“麻叶儿”。
据偃师学者陈淑真介绍,早前豫西农村炸麻叶,专门供奉给“花奶奶”,花奶奶即花神。过去小孩子出天花,病情来得急,浑身出疮痘,破后容易落下麻子坑。人们认为这是得罪了花神,就专门以油炸麻叶供奉花神,说是“花神喜叶儿”。
别看麻叶小小的,制作起来却不容易:先将芝麻淘洗干净,晾干待用;然后将面粉放入盆中,放入芝麻和盐,和成面团揉匀揉透,饧上10分钟后,擀成长方形薄片,切成菱形小块;接着将薄片入油锅,但必须小心平着放入,不能用筷子翻动,否则会卷边破洞;炸至金黄色时,捞出沥油,即可食用。需要提醒的是,麻叶可不是热菜,一定要等放凉了吃口感才好。
旧时,人们炸麻叶却不吃麻叶,而是等小孩种牛痘7日结痂时,一次性炸很多麻叶,先夹出9片供奉花神,保佑孩子平安无灾,然后送乡亲遍尝,看着人家吃掉,说是“给孩子咬灾”。自家人不许吃,要把剩下的麻叶压碎撒到庄稼地里,说是“保佑顽童,五谷有功”。
行
通往印度
古时有“洛阳通中天竺道”
|
(资料图片) |
时值第28届牡丹花会,有读者问:“古代洛阳,有无通往外国的道路?”答案是,有!如从洛阳到印度(时称天竺),就有专门的道路,称为“洛阳通中天竺道”。所谓“中天竺”,是说古印度划分为五个区,称“五天竺”,其中央部分称为“中天竺”,是最能代表印度文化的区域。
洛阳通中天竺道,由唐代洛阳人王玄策开辟。
王玄策曾三次出使印度,是历史上最牛的外交官和军事家。公元647年,唐太宗命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一行30人出使西域。他们抵达印度前夕,那里发生了政变,篡位的新王听说大唐使节入境,竟派两千人马半路伏击,除王玄策、蒋师仁外,其余28人皆遇难,两人被扣押,逃脱后发誓讨伐印度以雪耻。
两人北上来到尼泊尔,借得骑兵七千,又檄召附近唐属藩国,共得万余兵马,并未报告朝廷,挥师直指印度,先用“火牛阵”,一仗击溃印度数万大象军;次年又斩杀印兵三千,俘敌万余,新王逃回中天竺。王玄策乘势攻入中天竺,新王弃国投奔东天竺,终被活捉,王玄策大获全胜。
王玄策开辟的通中天竺道,具体走向为:从洛阳出发,
经陕州、潼关到长安,再从长安向西经宝鸡、天水、临洮、兰州、西宁、赤岭至今青海与西藏接壤处,然后辗转西上,跨过雅鲁藏布江,翻越喜马拉雅山,最后到达中天竺,全程1万多里。此路对促进中印两国文化交流起过重大作用,唐代名僧玄照曾通过此路到达印度——这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玄照传》中有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