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迎博 通讯员 张贺
19日晚,市民杨女士路过嵩山路,看到很多市民围着一辆三轮车挑拣柿子。这些柿子颜色透亮,十分诱人,而且“10元钱3斤”,价格也便宜。
“商贩说可以先尝后买,我当时尝了一块,感觉挺甜的,就买了3斤。可我回到家才发现,买的柿子和尝的柿子味道截然不同。”杨女士说,她买的这些柿子口感很涩,难以下咽,最后她只得把这些柿子全部扔进了垃圾箱。
杨女士回忆,买之前商贩拿了一个已经切开的柿子,掰了一小块给围观者品尝。她付过钱后,准备从买的柿子中拿一个吃,商贩却劝阻她说“柿子不能空腹吃,吃多了对肠胃不好”,建议她晚上吃过饭后再吃。“现在我才明白,原来商贩是害怕当场揭穿他‘先尝后买’的骗局。”杨女士说。
市消协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在街头购买小吃、水果等一定要留心,由于街头商贩流动性强,消费者一旦上当受骗后很难找到商贩讨说法。不少商贩打出“先尝后买”的口号,用低廉的价格来吸引消费者,消费者购买后最好再品尝一下所购买的商品,防止商贩“挂着羊头卖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