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29版:经典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河洛春秋 生活民俗系列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0 年 4 月 22 日 星期    【打印】  
河洛春秋 生活民俗系列
记者 孙钦良 文/图
   洛阳修房盖屋有既定风俗,概括为:新盖房屋封脊前,主家一定要封个红包给匠人;屋顶上的五脊六兽不能正对邻家;宅子的前后左右不能同时有路;居住地不能栽植桑树、柳树、杨树……

  住

    洛阳修房盖屋之风俗

  洛阳修房盖屋,一向有既定风俗。

  首先,房顶上若装饰五脊六兽,不能让其张开大嘴面对邻居,这是洛阳人最忌讳的事情,有吃掉别人之嫌。否则,别人有权利拿砂锅将其罩上,以驱除不祥。第二,宅子的前后左右不能同时有路,四路围宅,民间忌为“鬼抬轿”。今人仍忌讳这种住宅,但心态已和过去不同,是认为这种院落不安全。第三,两户人家的大门不能相对,径直相对是犯忌的,对双方来说都不吉利,若是两处宅子宽窄相同,又坐落于道路两旁,不能避免相对时,可采取变通的方法,让大门彼此错开,俗称“斜对门”。第四,盖门楼或新房,盖成之后,脊上必须树两杆小红旗。

  表面上看,这些禁忌没有道理,但每一个禁忌都有来历,谁若不遵守,谁就会有心理上的恐惧。譬如屋顶封脊,家家都要重视,泥水匠封脊之前,主家一定要封个红包,悄悄递给匠人。如果主家不封红包,怠慢了匠人,匠人则会捏几个残疾小泥人,悄悄放在脊内,然后封脊。这些小泥人就像是咒语,据说可使主家遭遇不幸。

  传说这个禁忌的起因是:很久以前,豫西某村有个叫刘二的农民,要盖三间新瓦房,便请来远近闻名的张匠人。他看匠人盖房辛苦,便想办法改善伙食,他家喂了几十只鸡,就每日炖一只犒劳匠人。匠人很感动,干活更卖力,却发现每次炖好的鸡都没有鸡腿,心中不免嘀咕:刘二可真刁,鸡腿上肉多,留下自己吃,光让我吃鸡架子,这不是耍弄我吗?他越想越生气,想出个歪点子,悄悄用泥捏了个小人儿,还让泥人背上一个大口袋,意思是要把刘家的财富倒腾走。房子封脊时,他将泥人神不知鬼不觉地封在房脊内。

  张木匠被蒙在鼓里,见房子盖成了,多付了工钱,说着感谢话,又请张木匠喝酒吃肉,临别时从厨房里取出个油布包,递到张木匠面前说:“你家里还有老母,你在我家盖房,她在家里孤单,所以我每天给你炖鸡时,都把鸡腿剁下来用盐腌好,现在你给她带回去,算是我一点心意!”张木匠一听傻了,后悔了,说:“你真好!这样吧,我用盖房剩下的砖瓦为你家盖个门楼。”三天工夫,门楼盖成,他在门楼上砌了两个砖刻力士,意思是要让力士守住门,不让那个小泥人把财物倒腾走。

  这件事传开后,人们发现刘二家从此没有丢过东西,都认为这是两个砖刻力士的功劳,所以盖门楼时都要刻两个力士砌上去。后来人们嫌砖刻太费事,就插上两面小红旗代替,渐渐洛阳一带盖房时都这样做——盖门楼、盖新房都插上小红旗。

  豫西民间还有个禁忌:新房盖成后,不能让它老空着,所谓“人不住鬼住”。新房盖成后要尽快住人,否则鬼怪入住,对家人不利。

  入住也有讲究,谓之“乔迁”。乔迁时有种种忌讳:一忌不看日子,二忌不贴对联,三忌不杀鸡。主家一定要选择一个吉日,将所有的门都贴上对联,杀一只鸡,将鸡血遍洒院落,鸡头埋在院子中间,然后燃放鞭炮,谓之“镇邪”;同时于新宅内祭祖,告诉祖宗已经搬新家了,让祖宗知道新家路径,祈祷祖宗英灵保佑全家老小幸福安康。亲友这时来家,忌讳送钟等礼物,而要赠送和吃有关的东西,最好是面盆、铁锅、灶具,或者干脆送一篮子蒸馍,俗称“添锅”或“燎锅底”。主人则请亲友吃上一顿家宴,并让大家到处走走,看看新居,谓之“踩院”。

  院落的大门最好向南、向东开,向西则不太好,除非万不得已,一般不开西门,否则须在门外设置影壁等屏障,或在石头上刻“泰山石敢当”字样,镶嵌在墙体适当位置上,以避鬼魅骚扰。如果院门直对着屋门,则在门额装一面镜子,破解不详。

  豫西民居对植树也有严格规定:居住地不能栽植3个树种,即桑树、柳树、杨树,洛阳民谚称之为“前不栽桑,后不栽柳,当院不栽鬼拍手”。这是因为“桑”谐音“丧”,而柳树是坟头所栽树种,杨树树叶被风吹动,“哗啦啦”的响声像是鬼拍手,这些树都被认为不吉利,忌讳宅院里栽种。

  邻里之间的房子,建筑高度应大体一致,忌讳南邻房子高过北邻屋子,所谓“北高不算高,南高压断腰”。如果南邻一意孤行,非要盖高楼,高出北邻许多,那么两家从此失和,变成仇邻,舆论也会谴责南邻不地道。北邻则会被迫用一面大镜子,直接反射南邻窗户,从此卧薪尝胆,拼命赚钱,尽快盖栋高楼超过南邻,争争这口气。

  如果周围邻居家的房子都很高,自家又没有钱盖高大的房子,那必须在自家屋顶上竖砌一块砖,或修个小小的类似庙宇的亭子,以抵御来自周围的压力,保持局部风水平衡。

  厕所的位置也要慎重考虑,一般安置在院落西南角,排水沟不能通过别人家的宅院,更不可正对别人家的家门。邻居家屋檐的滴水,忌讳滴在自家院中,如果滴在自家院中,下雨时两家便要争吵,彼此不得安宁。

  衣

  虎头帽

  旧时洛阳最常见

虎头帽

  图中这顶虎头帽,来自洛阳民间,是民国时期一名男童佩戴过的。帽口直径20厘米,帽脸高24厘米。

  虎头帽在旧时洛阳最为常见,是以老虎头为形象制作的儿童帽,与虎头鞋、虎面肚兜一起,成为过去儿童服装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虎头帽的产生,深受传统虎文化影响——虎的形象威风凛凛,被认为是百兽之王,民间视之为神兽,相信它能保佑人们不受邪气侵害,甚至还给虎画上一双翅膀,使之变成威力更大的“飞虎”。

  老虎自古象征强悍,军事上多用虎将、虎师等词语,武将多用虎步、虎视等词语,老百姓都希望后代身体壮实,勇猛无比,所以崇尚虎头帽。

  做一顶虎头帽并不是简单的事情,要经过剪、贴、插、刺、缝等几十道工序,需要三四天时间。虎头帽正面有虎眼、虎鼻,两侧和后面则刺绣各种图案,有凤凰、梅花、水鸟、蝴蝶等,看上去栩栩如生,表现了普通百姓健康的审美情趣。这顶虎头帽,因为是洛阳出品,所以绣的是牡丹,位置在老虎头顶上,老虎的两只耳朵上配有彩穗,虎嘴上有胡须,风格粗犷,仪态威严,是一顶很不错的虎头帽。

  食

  长寿面

  形状“长瘦” 谐音“长寿”

长寿面

  过生日要吃长寿面,这个风俗是有来历的。

  相传汉武帝崇信相术,一天与大臣们聊天时,说到人的寿命长短,他说:“《相书》上讲,人的人中长,寿命就长,若谁的人中有1寸长,就可以活到100岁。”大家表示赞同,随声附和。唯独东方朔听后大笑起来,大家莫名其妙。

  汉武帝问他笑什么,他笑着说:“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100岁,人中1寸长;那么彭祖活了800岁,他的人中就该是8寸长,那他的脸就更长了,怕是有一丈长了吧!”众人一听,恍然大悟,都大笑起来——看来想长寿,仅靠脸长是不行的,应该想个变通的方法来表达自己长寿的愿望。

  大家忽然想到,脸即面,脸长即面长,于是就借用长长的面条来祝福长寿,渐渐地人们过生日就都吃面条了;又因面条形状“长瘦”,谐音“长寿”,为了讨口彩,人们过生日都吃长寿面。

  在豫西广大地区,人们本来就爱吃面条,长寿面又是精心制作,所以很受欢迎。做长寿面时,强调面条要筋道,要足够长,捞出锅越长越好,不断不烂,寓意绵长,表达长寿的愿望。

  行

  古代洛阳

  通往越南的道路

(资料图片)

  通往越南方向的道路,秦汉之际就有了。

  交趾为古代地名,位于今越南境内。最早的时候,交趾泛指五岭以南地区。公元前2世纪初,南越王赵佗置交趾,公元前11年归汉,地盘相当于今天的越南北部。归汉之后,汉武帝把交趾的辖境扩大到今天的广东、广西大部和越南北部、中部地区。西汉时,交趾郡治在今越南河内西北,东汉时移到了龙编,这个地方在今越南河内东天德江北岸。

  交趾也曾改名交州,三国时期,东吴管辖交州,共设有三郡(交趾、九真、日南)五十六县。

  至于为什么叫做“交趾”,古书上有好几种解释:一说那地方的人睡觉时大脚趾张得很开,两趾相交;一说“趾”即“祉”字,汉武帝置“交祉”,寓意辖区百姓将得到福祉。

  这条洛阳至交趾的道路,到南北朝时期仍畅通无阻,经由的路线是:从洛阳南下,经鲁阳(今河南鲁山)、南阳郡宛县(今河南南阳)、穰县(今河南邓州)、襄阳(今湖北襄樊)、南郡(今湖北江陵)、零陵郡泉陵(今湖南零陵),再向西南经始安(今广西桂林)等地,到达交趾龙编。

  从大概念上说,这条道路又称为“洛阳通林邑道”。林邑是古国名,“象林之邑”的简称,概指今越南中南部。“洛阳通林邑道”,指洛阳通往今中南半岛之间的道路,可达柬埔寨等地,这说明古代洛阳的触角伸得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