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洛阳邮驿进入快速发展期,其机构设置统称为“邮驿”,细分为“邮”、“亭”、“驿”、“传”,具体划分为五里设一邮、十里设一亭、三十里设一驿(传)。“驿”和“传”级别相同,所不同者“传”用车,“驿”用马。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这个朝代给了洛阳两次机遇:第一次是刘邦立国之初,在洛阳建都3个月,然后迁都长安;第二次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建都洛阳,直到东汉寿终正寝,共196年。
话说刘邦刚坐天下,就在洛阳一个驿站逼死了田横。当时刘邦初都洛阳,命令逃居海岛的前齐王田横到洛阳,说是要看看田横长得啥模样,其实是想杀了他。田横带着两名随从走到洛阳尸乡驿(今偃师市区以西、偃师商城遗址附近)时,不愿臣服,拔剑自刎。消息传出,田横手下留居海岛的五百壮士集体自杀,演绎一曲令人震撼的壮士悲歌。
刘邦上台之初就强化邮驿制度,在中央一级的九卿官职中,设置了许多官职管理邮驿。比如少府中的尚书令,专管政府公文收发;少府中的符节令,专管符节的分发管理;大鸿胪一职,兼管邮使的接待;御史大夫兼管邮传,对使者的凭证进行监察。在州、郡、县三级管理系统中,郡太守府里最受重视的一个官职便是“督邮”。《三国演义》中张飞鞭打督邮,打的就是这种官。
与邮传关系最密切的,还有九卿中的卫尉,其属下有一类官员叫“公车司马令”,负责接待由传车迎来的民间贤士。这些贤士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关心国家大事,怀中揣着对政府的建议,满怀激情地上书论事,把涉及国计民生的提案转呈朝廷。
至此邮路已与政治结缘,许多历史人物穿梭于驿站间,留下了动人的故事。据我市青年学者郑贞富介绍,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西南夷发生叛乱,司马迁奉汉武帝之命,与诸将一起出使西南夷,平定了西南夷的叛乱。他回到长安后,听说汉武帝东巡,便立即从长安出发,向武帝复命。
这位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史学家,沿着长安通往洛阳的邮路,来到洛阳附近的周南驿,见到了生命垂危、滞留于此的父亲司马谈。司马谈见儿子到来,执其手哭泣道:“吾家世代为史官,你要继承祖宗的事业!如今适逢盛世,皇上欲举行封禅盛典,我即将辞世,无法观礼。我死后,你一定要做太史令,切记完成我正在编写的史学著作。吾观自孔子死后四百余年,历史著述断绝。汉兴以来,江山一统,名君贤能辈出,我为太史,不能载之史著传于后世,甚感忧惧,你一定要记住我的话,莫辜负我的遗愿。”
司马迁俯首流涕道:“儿子虽愚,不敢有负父命!”司马谈闻言溘然长逝,后来司马迁继任太史令,完成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不朽名著《史记》(见《史记·太史公自序》)
当时洛阳到长安的邮路共计950里。这么长的邮路,管理上需下大工夫。同秦朝相比,汉代邮传的最大进步,是实行了驿和邮的分流。其中步行递送方式,以“邮”命名,骑马递送方式,以“驿”命名。为提高效率,骑马传递占主流,设置了专门的管理机构,时称“驿置”,即后来的“驿站”。
漫漫邮路之上,每隔30里设一驿,每隔10里设一亭,每隔5里设一邮。驿站有住宿之处,最早接待的只是邮递员,时称“信吏”、“邮卒”,后来业务扩大,同时接待上京述职的官员。
需要指出的是,到东汉立国,洛阳再度成为全国的邮路中心。东汉之前的夏商周三代,洛阳都是邮路“老大”;有秦一代,建都咸阳,咸阳成“老大”,洛阳成“老二”;西汉京城虽在长安,但洛阳是汉帝国辐射东方、南方、北方的邮路枢纽,其地位不亚于长安,渐渐恢复“老大”地位,而且邮路延长,成了国际邮路——洛阳通往今日本、缅甸、孟加拉湾、伊朗等地均有邮路。公元100年,罗马商团就是沿着丝绸之路(同时也是邮路)来到洛阳的。人们常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是说古罗马有着连接四方的宽阔大道,而在东汉,这句话也可改为“条条大路通洛阳”。
除邮路沿线建有驿站外,洛阳城内也建有驿站,邮驿信息网的普遍覆盖,不但有利于官府的信息传递,而且使民间通信大为方便,平民的信件也可通过邮路捎带一部分。在邮驿飞速发展的汉代,邮驿呈现五大特点:第一是重新以洛阳为中心;第二是驿和邮分流,骑马传递成为主要传递方式;第三是驿站普遍建立,站内备有驿马和粮草,后勤上更有保障了;第四是信驿使或邮差统一着装,戴红头巾,佩红套袖,身背赤白色文书囊,在驿路上奔驰起来十分醒目;第五是通信速度加快,马传每日可行三四百里,车传可行70里。
史载,东汉科学家张衡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预测地震的地动仪。有一天,地动仪西边一个龙头口里的含珠掉落到蛤蟆口中,洛阳城中许多人还不相信发生了地震。过了几天,陇西就有驿传飞马来报,证实他们那里发生了地震。这一事例,足以证明当时邮路畅通,快捷高效,传达各种信息都有一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