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本报21日刊发“家有考生·爱心无声”系列报道《高三考生:我们想安静地复习》之后,百姓一线通热线电话就接到多起读者报料。22日晚和23日清晨,本报记者兵分三路,联合我市环保部门、环境监测部门,对读者报料的噪声源进行集中暗访。(5月24日本报8版)
高考进入冲刺阶段,各种噪音污染让考生和家长心急如焚。在此紧要关头,晚报记者挺身而出,实地走访、抽样调查、大声呼吁、接受投诉、陪同暗访,用实际行动展示了新闻媒体以人为本、面向大众的服务理念,凸显了新闻媒体对公权力的监督功能和对公共事务的干预功能,也让民众进一步认识了“媒治”力量的强大。
笔者在为“媒治”拍手叫好的同时,心中又不免产生诸多疑问:高三学生备受“噪音”煎熬,但他们为什么不向职能部门举报,而把信写给了记者?我们的身边还有多少“媒体报道了,我就处理,媒体不报道,我就不吱声”的现象?
“媒治”盛行说明了公众对媒体记者的信任,而其背后则是一些职能部门的“做秀式处理”。因为“媒治”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因为媒体的关注面总是有限的。更多与和谐社会背道而驰的“噪音”,比如交通秩序混乱、垃圾乱堆乱放、恶人欺行霸市等问题,最终还要靠职能部门加强管理,变被动应付为积极行动。